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及社会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均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明代农耕区的气候特征和政区范围大体划分为北方传统农耕区、南方传统农耕区及边疆农耕区(西南、西北、华南)三大类型。由此研究明代(公元1368-1644年)二三百年间农区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明代全国范围内北方、南方以及边疆农耕区的研究,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各农耕区的发展情况,如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建设、作物种植以及作物引进等,可以发现一个地区同一时期内农耕制度及相关农业技术与环境、人口等因素高度相关,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农业技术也相应发生了适应性改变,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丰富作物品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应对灾害时人们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规避灾害方法,从灾害产生之前的预防,到灾后对于受灾区域的赈济,应对灾害的手段逐渐多样化,且应对灾害的成效也愈益明显。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但促进了传统农耕区发展,也使边疆农耕区和低水平农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扩大了土地的可利用面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进一步深化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传统农耕区与边疆农耕区之间存在技术势差,导致相关农业技术的流动及农业技术运用面积的拓展,并在流动拓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的产生一些技术的改变,逐渐形成更高效、更符合当地环境特点的制度与技术,这样的改变对于技术本身而言则是改进、扩大了技术的适用范围,丰富了农耕技术的内容。明代农耕区发展忽略了过度开发对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为补救其不良影响,明代晚期也注重农业技术的合理利用,减轻对环境造成过度的破坏,这也使得明代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呈现开发—制约—再开发的趋势。本文主要对农耕区与农业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以便能够把握彼此之间影响促进的原理,对明代农耕区与农业技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