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和毕业生数持续增长,高职院校早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却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式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成为高职教育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了职业、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完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意义。随后,文章对国内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在理念、内容、原则、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和经验。对JH职业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研究和设计了一套符合学院实际、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绩效管理优化体系,并从学校层面上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绩效优化体系的管理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职业兴趣不明确、职业能力判断不准确、职业观念存在偏差、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学校和社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研究和设计一套符合学院实际、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绩效管理优化体系,有助于激励就业规划教师更好的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的优化与创新。学校层面应全方位调整策略,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水平,做好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专家和教育人士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