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境内两种鲟鱼中华鲟和施氏鲟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包括两种鲟鱼胚后发育的形态特征观察、仔鱼骨骼的发育观察和仔鱼期器官的异速生长研究,探讨了胚后发育、生长的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以期丰富胚后发育期的基础研究,为仔鱼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中华鲟和施氏鲟的胚后发育观察
本实验观察了中华鲟和施氏鲟从仔鱼出膜0日龄到40日龄的生长发育过程。仔鱼期均分为两期:卵黄囊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前者从仔鱼孵出到初次开口摄食,后者从初次开口到器官发育基本完善。中华鲟和施氏鲟仔鱼开口分别在10日龄和9日龄。卵黄囊期仔鱼器官分化和发育的进行比晚期仔鱼紧密,在这个时期仔鱼呼吸器官、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摄食系统、消化系统、游泳器官等均快速分化,这些器官的快速分化就促使仔鱼尽快具备开口摄食的条件,因此卵黄囊期仔鱼的结束就以仔鱼开口和自由游泳为标志。晚期仔鱼主要对各系统逐步完善,背骨板、侧骨板腹骨板形成,达到晚期仔鱼结束时仔鱼已具备.与成鱼基本相似的形态特征。
2.中华鲟和施氏鲟的骨骼发育研究
仔鱼的骨骼分为外骨骼和内骨骼。内骨骼多为软骨,被染液染为浅蓝色,主要为脑颅、咽颅、附肢骨骼,内骨骼中亦有局部骨化现象,亦有少数膜质硬骨,如,染色时呈现出紫红色。软骨发育较早,均开始于卵黄囊期仔鱼。此时期仔鱼明显的软骨发育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各鳍支骨的发育,其分别起到了支撑头部脑组织和分化咽颅以使其具备开口摄食的能力,以其支持各鳍褶以增强其在水流中的强度,尤其是中华鲟和施氏鲟在卵黄囊期仔鱼的口部均出现前颌骨、齿骨及齿的骨化,增加了仔鱼口部的强度。
外骨骼为硬骨,染液将其染为紫红色,包括头部颅骨的一些骨板、鳃盖、骨板、鳞鳍条。外骨骼的发育除中华鲟的鳃盖骨在卵黄囊期仔鱼开始硬骨化外,其它所有外骨骼的发育都发生在仔鱼开口后即晚期仔鱼阶段,此时骨的硬化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头部和身体的保护。
3.中华鲟和施氏鲟的异速生长研究
本文对中华鲟和施氏鲟的眼径、口宽、吻长、头长、肛门前体长、肛门后体长、体高、尾鳍长和胸鳍长做了异速生长研究,在本研究中40日龄内,这些器官都分别存在两个生长阶段,在不同生长阶段中表现出的不同生长力显示了器官发育的优先性。眼径、口宽、头长、肛门前体长、尾鳍长和胸鳍长在前一阶段有较大异速生长系数(b1>1,p<0.05),说明在这一阶段仔鱼为了提高其某种能力而自身使这一器官快速发育。而在生长拐点后,即第二个生长阶段中b2值较b1值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甚至b2≈1,说明在这一阶段仔鱼这些部分相对全长做近似等速生长。
口宽、肛门前体长、肛门后体长、体高、尾鳍长和胸鳍长的生长拐点的出现与仔鱼开口摄食相关,基本分部于开口前或开口附近,这说明仔鱼的开口摄食这一行为不只是仅仅满足获得更多外源能量,而同时也影响了仔鱼的生长发育。
鱼类在早期生活史中面对生存压力其发育和生长都在影响其行为,而其某些行为的产生也必定源于其支持这一条件的具备。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在仔鱼早期的快速生长显示了施氏鲟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发育特征,为抵抗捕食者和饥饿带来的威胁,仔鱼早期各器官协调并快速发育,使仔鱼生存能力迅速提高。因此,对仔鱼的发育和生长的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鱼类早期生活史中器官发育的优先性、大小的适应性、以及与行为出现的相关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