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具有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a cerebral vasculardiseases,ICVD)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60%~70%,可分为全脑缺血和局灶性脑缺血两大类,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脑水肿和过度的炎症反应是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脑缺血后,局部大量凝血酶激活后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在局部微血管内聚集后浸润到脑实质,又可通过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细胞因子、脂质代谢产物、蛋白水解酶等,引发炎症级联反应,炎症反应在急性脑缺血后,尤其是再灌注所引发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脑水肿与过度炎症反应,可有效的降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重组人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水蛭肽嵌合蛋白(human recombinant neutrophil inhibitoryfactor and hirulog hybrid,TNHH)是中性粒细胞抑制因子[neutrophil inhibitory factor,NIF,特征表述为NIF-Gly(5~10))]与水蛭肽(hirulog)经基因工程重组表达和纯化等技术形成的重组三功能嵌合蛋白。它不仅能抑制白细胞的黏附、活化,而且还能抑制凝血酶的激活,拟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它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黏附、迁移、激活和释放的功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炎性损伤;另外,可能通过与凝血酶非活性区结合,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脑水肿。本实验通过制备大鼠局灶性持续性脑缺血损伤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TNHH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脑水肿程度、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以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影响,探讨TNHH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将TNHH开发成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一、局灶性持续性脑缺血损伤试验:雄性Wistar大鼠100只,体重250~310g,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损伤模型组、TNHH组及溶媒对照组。实验室条件适应性喂养一周后,以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缺血1小时后尾静脉注射给药,缺血9h后同法再次给药。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NS)0.5mL/只;TNHH组给予TNHH 6.75mg/kg/次;溶媒对照组给予4%甘露醇(10mM PB,pH7.0)0.5mL/只。缺血12h后进行神经学评分,脑梗死面积测定,脑组织病理观察,脑组织IL-10及血清TNF-α、IL-1β含量测定。二、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验:Wistar大鼠150只,雌雄兼用,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TNHH组及溶媒对照组。实验室条件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h后尾静脉注射给药,间隔8h后同法再次给药;第二天给药时间与第一天对应,各组给予的药品及剂量与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试验相同。再灌注后48h处死大鼠。进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SOD与MPO活性,TNF-α及IL-10水平,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TNHH 6.75mg/kg/次静脉注射给药,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程度,使脑缺血梗死面积减小,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缓解,并显著降低脑组织白介素10(IL-10)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TNHH还能明显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改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并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亦能显著降低脑组织及血清TNF-α水平,并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水平,对脑组织IL-10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NHH对大鼠局灶性持续性脑缺血损伤和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自由基损伤,抗脑水肿作用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