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川南墓葬中四神图像研究的重点,在于四神图像造型特点的梳理,并在构建南宋四神图像志的基础上,对其构图原则和艺术风格进行剖析与探究,同时对其主题及变异进行文化解读。四神,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是作为星象图和方位神存在,如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随着汉代统治者的推崇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四神逐步兴盛,并在此后近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改变,形成一套完整的图像系统。川南墓葬中四神图像的每一种造型都具有悠久的进化历史,除了继承前代某些造型特征之外,还被匠师们赋予时代特色,使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青龙发展到宋代,形象已基本固定,除了具备“三停九似”的特征,更创造出龙戏火珠、双龙戏珠等样式。白虎造型比较写实,有的身体细长似蛇身(有明显腹甲),常有火珠相伴,呈现出白虎戏珠的效果。还有一类是完全写实的白虎造型,侧面取象,作奔走状,刻绘简单,无多余装饰。宋代的朱雀形象变化比较大,全身呈正面站立状,双翼展于胸前,常立于祥云上,犹如凯旋而归的勇士。写实的朱雀如直立的家鸡,生动朴实;夸张的似佛教中的金翅鸟,威风凛凛。玄武仍以龟蛇合体为主导形象,虽然南宋时期盛行真武大帝的说法,但川南墓葬中的玄武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依旧模仿前代的造型样式,相比较而言面容更亲切、可爱。这些艺术造型,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极力夸张其动态,再配以精湛的雕刻技法,显得栩栩如生、灵动欲飞。川南墓葬中的四神图像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很有特点,犹如两宋时期的文人画一般注重“留白”和诗意化的表达。在构图中注意主次关系,注重元素之间的大小对比,综合高浮雕、浅浮雕和阴刻线的技法突出主体,使之呈现出众星托月般的视觉效果。石刻中的配饰元素很单纯:火珠和祥云,但造型配合却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川南墓葬中的四神图像研究综合了艺术学、考古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南宋时期的四神已不再是神秘的天象图,而是演变为祥瑞符号,代表世人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二、早期的四神图像是先民模糊的天象知识和主观想象的产物,它是具有占卜象征意义的神话图形。两宋时期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进步,对四神也有了新的认识。社会不再是由“神”主宰,人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参与建设和管理,于是,四神开始有了越来越亲切、越来越生活化的面容。人不再需要用狰狞恐怖的四神来表达对“天神”的敬畏,而是将美好的祝愿托付其间。虽说是墓葬中的四神图像,但其首要目的却是为世人服务,人的主体地位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南宋时期的四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最后一个完整的四神图像体系。宋代以后,四神逐渐分离,开始演变成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强大影响力。它已随着时间的沉淀融入国人的血脉,推动着国人文化心理上的重构,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