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润灌溉施肥技术是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耗水过高、肥料滥用的现状,借助微润灌溉及施肥技术,实现节水、节肥、高产等综合效益的技术创新。目前关于该技术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应用较少,为丰富该技术的研究以及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着重研究了微润灌溉施肥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规律,探究了微润灌溉施肥技术的灌施机理及其应用效果,选取尿素分析纯为肥料,通过室内土箱试验及大棚辣椒种植试验,探究了在施肥浓度相同时,压力水头对微润灌溉施肥模式下土壤水氮运移及蔬菜氮素利用的影响。借助室内土箱试验,模拟了微润管肥液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过程。试验设置0.75 m、1 m、1.25 m、1.5 m、1.75 m、2 m六种压力水头,设定肥液浓度为1000 mg/L,微润管埋深20 cm,灌水周期为108 h。通过观测不同压力水头下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形状及运移、土壤水分分布及含量,探究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压力水头的响应;通过观测不同水头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分布及其含量,探究土壤氮素分布规律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微润管肥液入渗条件下,各处理累积入渗量均随入渗时间的延长呈现增长趋势,且随压力水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肥液入渗,土壤湿润锋形状近似为以微润管布设位置为圆心的圆形,在垂直向下及水平方向上运移较快,且土壤湿润面积随压力水头的增加逐渐增大。肥液入渗界面处土壤含水率及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最高,且随与入渗界面的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相同位置土壤含水率及硝态氮含量均随压力水头的提高而增加,而相同位置处铵态氮含量随压力水头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小。在塑料大棚中进行辣椒种植试验,试验设置1.5 m、2 m两种压力水头,分别在0、500 mg/L、1000 mg/L的肥液浓度、微润管埋深20 cm条件下进行试验探究,共6组处理。通过观测各处理累积入渗量、土壤含水率、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其随灌肥时间延续的动态变化,探究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辣椒生长期内根、茎、叶等器官的全氮含量、鲜重及干物质积累量,探究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情况及其对压力水头的响应;通过对比辣椒产量、水分、氮肥利用效率,探究压力水头对微润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影响,并寻求适宜辣椒生长及用水、用肥高效的压力水头。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肥液浓度时,2 m压力水头处理的灌水量、土壤含水率、铵态氮含量均高于1.5 m水头处理,并加快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但其含量较1.5 m处理差异不大;氮素在植株根、茎、叶等器官中积累量依次为,叶>茎>根,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茎>叶>根,且2 m压力水头处理有利于促进植株的氮素积累量、鲜重及物质积累量的增加;2 m水头处理的单株产量相对较高,分别是1.5 m相应浓度处理产量的1.50、1.39、1.49倍,水分及氮素利用情况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