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和相关的耐药基因。方法:收集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OXA-23、OXA-24、OXA-58、IMP、VIM,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TEM、PER、SHV以及氨基糖苷类酶包括aac(3)-Ⅰ、aac(3)-Ⅱ、aac(6’)-Ⅰad、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已经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同源性。结果: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28.5%),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耐药率均为53.6%,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9.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0.0%;RAPD分型发现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属于6个型,其中以A型(8株)、D型(20株)、F型(6株)3个型为主。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33株携带OXA-23组基因,aac(3)-Ⅰ21株,aac(3)-Ⅱ1株,aac(6′)-Ⅰb15株,ant(3″)-Ⅰ20株,ant(2″)-Ⅰ38株,PER15株,TEM124株,未检测到其它耐药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克隆播散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OXA-23型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TEM,PER是最主要的β-内酰胺酶,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2")-Ⅰ是最主要的氨基糖苷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