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4%-10.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约5%-12%。如年龄过大或过小、糖尿病、肥胖、HDCP家族史、低社会经济状况等诸多高危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胎盘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重要器官,也是母儿营养物质交换的场所。胎盘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会对胎儿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探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胎盘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血液检测(如血浆ET、血清NO、PAPP-A、TXA2等)的相关性、发病程度与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发病率为9.4%,是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子痫前期对孕产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早产、产后出血甚至母儿死亡等。但是目前对子痫前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基因改变、绒毛滋养细胞侵蚀功能障碍、胎盘供血供氧不足、母体血管内皮受损、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只能改善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止子痫前期的发生,提示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有刺激作用的生长因子,可与其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刺激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分裂增生。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胎盘中表达水平较高,这提示EGF可能在妊娠期一些疾病、胎盘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 CG)是胎盘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而且研究发现其对各组织的EGF均有调控作用,EGF也能被活化的ERK1/2磷酸化后进而调控h CG的分泌。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EGF及β-h CG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并对患者胎盘进行EGFR免疫组化分析,探讨它们的相关性,进一步阐述它们与子痫前期发病机理的关系,为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1.1实验组选择2014年3月~2014年12月在河北邯郸市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实验组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65±3.85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6.80±2.30周。1.2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期2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35±3.75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12±2.02周。对照组和实验组孕妇均是单胎妊娠,均无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病史。2标本采集采集实验对象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80°C保存,测其血清β-h CG和EGF水平;孕妇分娩后于胎盘母体面中心部位垂直取1×1×1cm组织块,冲洗干净,10%福尔马林液固定,HE染色×200倍,常规石蜡包埋,作切片4μm待病理检查。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对其胎盘进行EGFR免疫组化分析。4 Spss17.0(Statistic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系统软件进行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结果应用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轻、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β-h C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子痫前期组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轻、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E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组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β-h CG水平异常升高,EGF水平异常降低,二者通过互相作用,影响滋养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功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2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的EGF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可能提示滋养细胞的功能异常、胎盘发育障碍和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3血清β-h CG与EGF在子痫前期孕妇静脉血的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93,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