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产两面针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采集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的根和枝叶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分离技术手段分别对两面针根部和枝叶部位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运用UV、ESI-MS、1D-NMR和2D-NMR等现代波谱检测解析技术辅以理化常数测定、薄层层析对照,对所有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同时通过体外抗肿瘤的细胞实验,评价所有化合物对K562、HEL和WM9等3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从两面针根部乙醇提取物和枝叶乙醇提取物中分别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和19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可将化合物的结构归属为22个不同结构化合物,分别为:(+)-9′-O-transferuloyl-5,5′-dimethoxylaricriresinol(1),8-(3’,3’-二甲基-2’-丁烯氧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2),5,7,8-三甲氧基香豆素(3),5-(3′,3′-二甲基-2′-丁烯氧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4),2-(5-methoxy-2-methyl-1H-indol-3-yl)methyl acetate(5),6-乙酰乙基双氢白屈菜红碱(6),6-丙酮双氢白屈菜红碱(7),博洛回醇碱(8),decarine(9),花椒木精(10),O-methylzanthoxyline(11),rhoifoline B(12),N-nornitidine(13),两面针碱(14),6-羟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15),4-hydroxyl-7,8-dimethoxy-furoquinolin(16),白鲜碱(17),γ-崖椒碱(18),茵芋碱(19),双氢白屈菜红碱(20),R-(+)-platydesmin(21),鹅掌楸碱(22)。8个化合物(1,2,4,5,6,11,15和16)首次从两面针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6和16首次对其进行完整的二维波谱数据归属。在完成化学工作的基础上,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22进行细胞水平的抗白血病及黑色素瘤相关的生物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8、14、20和22均对HEL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66、3.59、6.681和15.95μmol·L-1;化合物6、8、12、14、20和22均对K562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5.53、10.50、17.53、0.03、14.56和12.37μmol·L-1;化合物6、14和22对WM9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80、0.88和13.33μmol·L-1。数据结果表明化合物8、14、20和22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化合物类型大多为苯骈菲啶类。进一步的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4、6、7、8、12、20和22在浓度为10和20μmol·L-1下,抑制率均小于30%,其中活性较强的四个化合物(8、14、20和22)中,3个化合物(8、20和22)在10和20μmol·L-1的浓度下,抑制率达到负值,而化合物14对正常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由此推测化合物8、20和22可能促进正常细胞的增长。以上数据表明这3个化合物可能是潜在的低毒高效的抗白血病候选药物先导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对白血病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测定了化合物8、14和22对两种肿瘤细胞株(K562、HEL)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骈菲啶类化合物8和14能诱导上述两种肿瘤细胞的凋亡且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于S期,而化合物22仅诱导两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另外,还测定了化合14和22对肿瘤细胞株WM9的周期和凋亡,数据表明化合物14诱导WM9细胞凋亡,阻滞WM9细胞周期于S期,而化合物22仅诱导WM9细胞的凋亡。由此可知该植物中苯骈菲啶类生物碱为高效低毒有选择性的抗白血病候选药物分子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为提升目前市场调味辣椒粉产品风味品质减少微生物污染,本论文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探寻辣椒湿热减菌最优条件,进而通过运用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检测风味物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评价外源美拉德增香反应增香效果,筛选最佳增香底物组合,最后运用Plackett-Burman筛选对调味辣椒粉低钠辅料配方,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分析,获得最优低钠风味配方。实验结果如下:(1)对焙烤时间、
众所周知,癌症是全世界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化疗手段是目前一直备受推崇的最主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中低等收入国家。并且,化疗使用的小分子药物主要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天然产物分子由于其“多样的化学空间”,一直在新药研发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丹参酮IIA和β-lapachone作为2种典型的邻醌类天然产物,二者均表现出优良的药理活性,诸如抗菌、杀虫、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私人的考古学”。从考古调查发掘所涉经费、土地和考古出土文物、资料信息,到考古知识、理论、技术方法的社会共享,再到考古发掘之后文物、古迹、遗址的保护、利用、管理,无一不是社会性问题。科学考古学满足考古学家和人类面向古代的求知欲望,而公共考古学则是面向人类基于历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资源、信息、知识管理和价值观建构的考古后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对考古资源的保护利用管
近年来,伴随着在作物种植中化肥施用过多,对有机物料投入不足,导致土壤中养分利用率低,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危机等大背景下,有关于有机物料在各方面应用的研究已经收到了广泛关注且还在迅速升温。有机物料中生物炭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应用空间在不断拓展,同时绿肥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在贵州省内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有探究表明,施用生物炭或绿肥后,其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具有明显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花卉,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在贵州分布广泛,株型优美、花期长、花量大、花色鲜,是贵州典型的乡土观赏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贵州省低海拔地区种植面积最多的造林树种,在野外环境中杜鹃常与马尾松伴生,形成特有的马尾松-杜鹃花景观群落,且马尾松林下的杜鹃花生长更好,花色更艳,二者皆是典型的菌根植物。本文以CK(不接菌对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具有重要经济和药用价值的茄科作物。贵州辣椒产量居我国第一,随着贵州辣椒种植面积和年限的增长导致田间病害日益严重。目前辣椒生产上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来保障健康,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农药的“3R”问题等,因此对环境友好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辣椒炭疽病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病原菌种类,通过平板对峙法、室内盆栽、田间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农药残留不可避免,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会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及其降解逐年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选用我国常用的14种农药为研究对象,以我国6类典型土壤为基质,采用经典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和农药环境化学实验技术,开展我国典型土壤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及其降解模型建立的研究,旨在为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土壤农药残留污染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主要
角蛋白是一种纤维结构蛋白,含有大量的胱氨酸,主要存在头发、羊毛、羽毛、指甲,以及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角里。因此角蛋白来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此外,角蛋白肽链中还具有细胞结合基序,如: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EDS)、亮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LDV)和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这些特定的氨基酸组成可促进细胞的增殖、粘附和转移等。角蛋白还具有快速止血凝血的作用,可
糖尿病是一种以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由于胰腺β细胞的功能失常而严重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氧化剂,也是葡萄糖氧化酶(GOD)氧化葡萄糖的副产物。检测H2O2和葡萄糖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比色传感器作为光学传感器的一种,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等特点,并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医疗诊断等领域。纳米酶既有酶的活性,又有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天然酶相比,纳米
银杏叶(Ginkgo biloba L.)是银杏树的叶片,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约1%,萜内酯类约0.5%、莽草酸为3.5%、绿原酸为0.5%,多糖为5.0%。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的银杏叶提取物,是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内酯类成分的提取物,其在食品及药品中开发利用较多,而对银杏叶中其他成分活性研发较少,比如莽草酸、绿原酸等一些成分。其中莽草酸是达菲药物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绿原酸具有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