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尿道板背侧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基础上覆盖Buck筋膜联合尿道海绵体(Buck’s fascia and Corpora spongiosum,BC)和背侧包皮筋膜组织(Prepuce fascia tissue,P),即BC-P-TIP手术,在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的小儿中远段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104例中远段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A组72例,行BC-P-TIP手术。B组32例,行传统术式(TIP+背侧包皮筋膜组织),即P-TIP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参照尿道下裂客观评分系统(the Hypospadias Objective Scoring System,HOSE)进行手术效果评估,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HOSE评分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1.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情况行卡方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效果:根据尿道口位置、尿道口形状、尿流、阴茎勃起状态下的平直度、有无尿瘘及其复杂程度五个项目进行评分,统计如表2。A组72例术后有6例(8.3%,4例位于冠状沟处、2例冠状沟下)在拔尿管后出现尿瘘。3例(4.2%)拔除尿管后排尿费力,尿线细,出院2周、1个月、3个月行尿道扩张,恢复排尿通畅;2例(2.8%)术后切口可见分泌物,考虑切口感染。B组32例,有8例(25%,2例位于冠状沟处、6例阴茎远段)在拔尿管后出现尿瘘;2例(6.3%)出现切口感染;无尿道狭窄病例。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术前体重、龟头直径、尿道板宽度、重建尿道长度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两组术后3个月HOSE评分行t检验,p<0.05(p=0.002);尿瘘发生率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1)。结论:BC-P-TIP改良术式相对于P-TIP术式能有效减少尿瘘的发生,术后外观满意、排尿功能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取材方便、解剖损伤小,并且接近正常阴茎的解剖结构,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不足的是,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病例数也不够大,缺少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此外,本研究对尿道狭窄的评价客观性不足,且未考虑到术者学习曲线对手术结果的影响,这些均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并寻求更客观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