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no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颌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初诊并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证实的颌骨恶性肿瘤病例共61例。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将全组病例分为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s,OT)组和非牙源性肿瘤(Non-odontogenic tumors,NOT)组,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男女比1.2:1,年龄1岁-84岁,中位年龄58岁。OT组患者发病年龄晚于(62.2±11.4岁)NOT组(48.3±18.7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共计16种,OT组发病率最高者为骨内原发性癌(50.82%),NOT组中最常见者为腺样囊性癌(8.20%)。肿瘤多数位于下颌骨,尤好发于下颌后牙区,上、下颌骨之比为1:2.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局部肿胀伴或不伴疼痛。CT影像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88.52%),病灶内可见斑片状、斑点状或线样钙化影;少数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11.48%),可见磨玻璃样改变或放射状骨性致密影。肿瘤边界多不清晰,密度多不均匀,平均肿瘤最大直径为3.83±1.80 cm,显示皮质骨破坏者34例。6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区切缘均为阴性,14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3例患者接受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型调强放疗,平均剂量为54Gy。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0年6月,中位生存期50个月,2年生存率为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和皮质骨破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接受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皮质骨破坏的患者死亡风险约为皮质骨完整患者的6.45倍,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是综合治疗患者的2.73倍。随访到的61例患者,14例局部复发,7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颈部淋巴结和肺,29例存活且继续随访中,32例死亡。结论:颌骨恶性肿瘤种类繁杂且临床罕见,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常见于下颌后牙区,病理类型以骨内原发性癌多见。年龄为牙源性肿瘤和非牙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肿瘤突破皮质骨及患者年龄较大,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s Analysis,FEA)和威布尔分析法(Weibull Analysis)探究一种附带窝沟固位形(Pit and Groove Retention Form,PGRF)的贴面对修复严重磨耗的下颌第一磨牙的应力分布和失效概率的生物力学影响。探究增设窝沟固位形的合理性及最佳的固位形设计,为磨耗的下颌第一磨牙贴面修复提供可行性方案
目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肿瘤细胞的射线损伤和药物应激具有保护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已经证明,EGFR通过PERK激活ERS信号,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阴性的人口咽癌中具有放射抗拒作用。然而,IRE1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索IRE1诱导放射抗
目的: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作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之一,虽然生长缓慢,但其生长易侵袭术后易复发等特点使其一直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现阶段对与AB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这种治疗方式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同时会造成颌面部的缺损,因此亟待效果更显著,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法。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
目的: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沃辛瘤的术前鉴别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并验证了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沃辛瘤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经组织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31例)与沃辛瘤(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平扫图像,将所有病例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对MRI图像中肿瘤进行分割后,分别从T1WI和T2WI FS图像中提取1130个影像组学特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牙周状况,肺功能状况及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探究AECOPD和牙周炎的内在联
目的:通过患儿术后不同时段外观进行主客观评价,探讨应用Fisher法与Mohler法修复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术后效果,为单侧不完全唇裂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7.01-2019.06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因单侧不完全唇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行回顾性研究,共有55例患儿被纳入研究,25例患儿接受改良Mohler术式修复唇裂,30例患儿接受Fisher术式修复唇裂。分别对两组患儿术后外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multi-space infec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MSI)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80例MS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DNM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癌。尽管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死亡率并未明显降低,而且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仍然很高。因此,有必要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其发病机理,并探索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及时发现和精确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环状RNA是具有表达广泛,保守性高和稳定性高等特点的一类非编码RNA。CircRNA被认为是
目的:本篇论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8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发病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经验。方法:回顾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20年6月间38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6例。对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本次论文所选患者资料均经由病理证实。结果:38例患者中有男性12例占31.6%(12/38),
目的:通过比较第二鳃裂囊肿与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如何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诊断为第二鳃裂囊肿和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瘤的我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第二鳃裂囊肿112例,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瘤30例,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年龄)进行均数分析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拟进行卡方检验,因本组病例中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