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公私合营)模式是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在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中建立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伙伴关系。可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补贴机制分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但PPP项目在漫长的特许经营期内,各种不可控因素随时发生且错综复杂,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利益的实现,甚至达不到共赢的局面。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传统PPP项目经验有助于降低PPP项目的风险,但是都没有形成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成熟的模型或者有效准则。本文针对PPP项目展开理论和实证分析,引入残值风险(Residual Value Risk,RVR)作为PPP项目风险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把项目全寿命周期置于研究范围,使用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准则进行PPP项目风险动态调控,从而有效化解PPP项目风险,最后目的是建立残值风险的动态调控系统和优化系统,使得残值风险得到动态调控和优化。1.通过对PPP模式、PPP项目风险管理、PPP项目残值风险等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借鉴传统PPP项目风险调控的成功经验,发现目前的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项目风险问题。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工程案例无法从根本上调控PPP项目风险的不足,给论文的研究内容划分了界限,为论文研究内容提供了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研究的主体结构。2.对本文研究对象残值风险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界定和识别。使用控制论方法对PPP项目风险进行了控制分析,基于控制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残值风险的概念和内容,并在残值风险的基础上分析PPP项目风险调控管理的优势效果;采用查阅文献的方法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对PPP项目残值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层次假设和调控,并借鉴传统PPP项目经验识别和确定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3.设计并检验PPP项目的风险传递机制。在风险传递机制的基础上剖析PPP项目的风险传递流程,将PPP项目在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项目风险传递全面分层假设,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层假设验证,构建并完善了 PPP项目的风险传递机制。4.设计并检验了残值风险的动态调控模型。在系统建模法基础上分步骤设计残值风险的动态控制模型,设计流程依次为:利用动态调控方法设计了动态控制模型的语言程序模型;使用动态的因果关系流程图设计了动态控制模型的流程模型;利用传递函数C(s)、耦合函数O(s)和扩散函数K(s)设计了动态调控模型的数字化模型;最后,运用Vensim模拟软件,将株洲市铁东路核心段项目进行模拟,检验了动态调控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5.设计并检验了残值风险的事先优化模型。阐述了项目风险产生前期对残值风险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控制,基于未稳固性作为残值风险事先优化和控制的着落点,首先利用动态调控模型对残值风险的事先优化和控制效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使用最优调控理论构建了残值风险的事先优化模型,将株洲市铁东路核心段项目进行模拟,检验了事先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和优越性。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补充了 PPP项目风险调控和优化中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PPP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进行风险管理,可为地方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有助于PPP项目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