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归因于土地问题,而其中60%左右直接由征地引起,失地农民问题已经由发达地区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其中,社会适应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失地农民多半属于被动城市化,制度身份的转变并未及时带来自我认同的转变,其面对的文化震荡具有不可抗拒性,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心理过渡与调适,导致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诸多不适应。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关系到城市化进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失地农民职业获得不易。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近半数没有工作或没有稳定的工作。在获得稳定工作的人员中,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动用了社会资本。失地农民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装饰业和居民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大部分属于体力劳动者阶层。第二,获得稳定工作的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水平一般,其中职业规范适应水平相对较高,职业技能适应水平次之,职业心理适应水平最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具有优势的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水平相对较高。第三,失地农民社会交往认知发生变迁。失地农民普遍认为当前社会交往中,情感性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少,工具性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社会交往自由增加,但也因此产生社会交往的信任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结构发生变迁。社区交往开始衰退,以职业角色为中心的交往开始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域。第四,失地农民的交往网络呈现网络规模偏小、亲属交往为主、高同质性、低异质性的特征。这种社会网络特征表明失地农民并没有融入到城市社会关系中,社会交往适应存在困境。职业变迁、职业阶层是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社区类型对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五,征地补偿政策、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结构性因素。论文最后就如何促进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