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了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这一心理偏差在公司管理人员当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更为明显。例如Cooper等(1988)在对企业家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八成的企业家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的概率大于70%,其中有超过三成的企业家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失败,而这些企业家对其竞争对手成功概率的估计却相当低,事实上,最终只有不到四成的企业家达到了之前预期的成功。研究表明这种非理性因素会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学者们将其纳入到研究框架当中,开始考虑这一因素在公司财务理论中的应用,并逐步形成了行为财务理论。随着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过度自信心理对于公司决策以及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其对公司投资、融资以及并购等方面的影响,并且这些研究都隐含的认为这一心理偏差会损害公司价值。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过度自信心理存在积极意义,并且将这一因素纳入到对薪酬合约设计的研究当中(Keiber,2002),通过考虑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合理设计其薪酬中的变动部分,可以减少公司的薪酬激励成本。然而,相关国内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是对这一理论和模型的论述,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整理出了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其薪酬绩效敏感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他因素对这一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那么,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其薪酬绩效敏感度是否也存在相关关系?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包括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是否会对这一关系产生影响?以及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是否会对这一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以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为切入点,以行为财务理论为基础,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薪酬绩效敏感度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了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数据筛选、变量定义、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步骤,得到了以下结论:(1)存在过度自信心理的管理者其薪酬绩效敏感度较低;(2)股权集中度会削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其薪酬绩效敏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3)在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薪酬绩效敏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减弱;(4)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其薪酬绩效敏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烈。本文的结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行为财务理论中关于过度自信的研究视角,并且对公司合理设计管理者薪酬以及降低激励成本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