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的研究重心从研究“是什么”到研究“怎么做” 的转变,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等多领域的公共政策学迅速地发展起来。教育政策研究亦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中小学生管理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对每一个体的成长有深刻影响,故拟对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作一系统的历史研究和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研究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概念分析入手,首先,分析“政策”、“教育政策”、“学生管理政策”、“政策分析”等概念,阐明研究内容主要为1978年以来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入学、成绩考核、升留级、休学、退学及毕业等相关要求的变化;其次,分析“价值”、“价值观”、“价值观念”等概念,说明分析研究是从“价值”的角度切入的,试图分析政策背后蕴涵的决策主体价值观念的变迁。 第二部分,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演变。回顾主要以培养目标和学籍管理变化为主要考察内容,在四个历史阶段中展开。一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小学生管理政策体现出历史转折关头的承接性和一定的保守性,决策主体仍然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日益加强其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正常、正规的教学秩序建设被重视,入学、考试评价、升留级、毕业等学籍管理内容渐次被严格规定。二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中小学生管理政策关注重心明显转向中小学生的的智力因素,并开始注意其能力培养;针对前一阶段相关政策运行滋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疏漏和弊端,提出一些补救、改进措施,如就近入学、改革考试制度等;三是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出台,中小学生管理政策对中小学生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其全面发展认识有所深化,并认识到美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中小学生入学和考试评价等被要求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强调公平公正, 更趋灵活,并关心考试评价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影响。四是90年代末至今,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竟争日趋激烈,中小学生管理政 策在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同时,对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关注;这一时期的入学及升学考试评价主要是落实此前政策精神,并寻4”「““”““’“’““‘”‘““”“”““”””””““““’”””“”””””’”’“’‘ 求、试行一些具体解诀办法。 第三部分,对政策变化所蕴涵的决策主体价值观念的变迁予以分析。首先, 分析进展,即是:日趋尊重中小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逐步面向全体学生,兼 顾学主之间的差异;开始关心学生的情绪’惰感体验,强调对学生心灵、人格。 自尊心的保护;不断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愈益重视政策的可操作性。其次, 分析不足,即是:对中小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夫注不够;对中小学主的批判性 思维和独特个性的养成缺乏矢注;对中小学生的超越品质缺乏关注;对中小学 生的多元性、差异性关注不足;对管理活动的教育、发展功能关注不够;对学 生自身和教师的参与管理关注不足。再次,说明上述不足和教育领域工具理性 的一统天下密切相关,和决策主体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相关。0 第四部分,以几对矛盾关系为切入口,在中小学主管理政策活动中,提供 如下可能的启示、建议:关注重心从工具价值转问本体价值、从精英转向大众。 从一元化转向差异性、从现实性转向可能性、从认知体转向生命体、从监控功 能转向服务功能。从外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