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以其“边境三部曲”为代表的西部小说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上的大师级地位。三部曲中既有恶梦般的屠杀和枪战,又有优美如画的田园风情,被誉为是“地域与天堂的交响曲”。作为三部曲的中心篇,《穿越》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被评论界认为可与其经典作品《血色子午线》相媲美。国外很多评论家分别谈到了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作者关于存在与死亡的意识,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却甚少谈及,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作为生命意识的核心内容,死亡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众多的死亡哲学中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独树一帜,究其原因在于他是从存在论、生存论上来领会死亡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是与其他存在者相互关联的,而死亡具有不可逾越的确定性,与其他存在者无关。死所意旨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一种试图从存在论上描绘出此在的向终结存在,进而获得一种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即向死而在。本文利用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来探讨小说中主人公比利的三次穿越之旅,由此揭示出麦卡锡的生命意识。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比利第一次穿越美墨边境送被捕的狼,来分析麦卡锡关于存在的意识。通过比利遭遇狼的死亡,麦卡锡认为行为只有被见证才存在,因此,人存在于见证的这一矩阵之中,被上帝所见证,上帝编织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存在其中。第二章从比利第二次穿越美墨边境寻被偷的马,来探讨麦卡锡关于死亡的意识。通过比利遭遇父母的双亡及弟弟的生死未卜,麦卡锡认为不能向死亡沉沦而应在死亡的创伤中存活,尽管这世界充满了罪恶与不公正,但死亡是确定而无法逃离的。第三章从比利第三次穿越美墨边境找弟弟的遗骨,来阐述麦卡锡关于向死而在的意识。通过比利遭遇弟弟的死亡,麦卡锡认为关于死者的记忆可以在讲述中活着,以此来共死者存在,同时以一种向死而在的意识来穿越文明的障碍。这正是麦卡锡创作的真正意图。不论是现代人还是像比利一样的牛仔们,要想适应世界的发展就必须提早筹划,以向死而在的积极心态来面对未来,如此,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文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人生的真正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