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各大城市逐渐集聚并成为支柱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诸多研究中,集聚问题逐渐成为热点,但已有的制造业集聚研究范式并不能够直接运用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中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研究框架、研究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选取江苏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在研究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过程和现状之后,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江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空间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一,江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就业人数增长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相比,无论是产业增加值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都还有一段距离。另外,本文计算出的江苏2003-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程度正在降低,由集聚向均衡发展;然而集聚度的降低有着产业和政策的双方面原因,并不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降低。二,实证结果表明,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地方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这几个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影响。这四个因素分别代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政府规模以及人力资源,其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力资源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呈现正相关,而政府规模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呈现负相关。这说明经济增长、消费性服务业增长、人力资源投入能够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而政府规模指标为负说明行政干预过度反而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起到反向作用。另外,信息化程度、金融环境、城市规模、工业化程度、基础设施和资本流量这几个指标是不显著的,其中既有指标本身选取不够合理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最后本文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一方面政府在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时要注意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尤其要大力加强人才建设,鼓励中小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以此来带动集聚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行政干预适度,以政策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而不是人为地设立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