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茯苓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茯苓多糖是茯苓的最有效的成分之一。实验证明茯苓多糖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具有防治肿瘤、促进细胞分裂、抗炎等生物学活性,逐步被应用于临床,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及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茯苓多糖的生产来源主要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子实体,周期长、成本高、产量小,限制了人们的使用;并且,从茯苓子实体中提取茯苓多糖的效率较低。本论文采用液体发酵法培养茯苓菌丝体,从中提取茯苓多糖,具有周期短、成本低、产量大的优势,还可以获得标准一致的多糖产品满足工业化的要求。本论文以茯苓菌株HD06-10为研究材料,通过茯苓菌丝染色观察、菌丝核相观察、单孢菌株的配对实验,对茯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茯苓的摇瓶液体培养,确定茯苓液体发酵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为大规模茯苓多糖的生产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即:发酵温度26℃、摇瓶转速150 rpm、种子液接种量为6 %、葡萄糖4 %、蛋白胨0.75 %、硝酸钾0.75 %、MgSO4·7H2O 0.05 %、KH2PO4 0.1 %、pH 5.5、装液量为80 mL/250 mL。比较发酵茯苓菌丝体和商品药材茯苓的多糖提取,结果表明,虽然从发酵茯苓菌丝体提取的总多糖含量低于商品药材茯苓提取的总多糖,但发酵菌丝体中含有更高比例的具有较强生理活性的水溶性多糖。对发酵液中提取的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化的结构改造,获得了较高生物活性的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并通过多步纯化、组分分析、理化结构性质的鉴定,结果表明:CMP为多糖纯品,未检测出核酸、蛋白质等杂质,仅由羧甲基葡萄糖组成,CMP是β-D构型的葡聚糖,糖环为吡喃型,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为β–(1→3),分子量大约为4.2×104 Da,旋光度为-3.1°,特性黏数为62.55。相对于原茯苓多糖,CMP的结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多糖的羧甲基化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