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自水解预处理过程中木素对木片颜色的影响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制浆前利用热水抽提方法——自水解(Autohydrolysis),可将原料中的部分半纤维素预先提取出来,然后加以高附加值转化利用。这一技术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探讨一种将自水解预提取工艺与CTMP(Chemi-thermomechanical Pulp)制浆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杨木生物质精炼成为一种新的途径。随着人们日益对环保理念的认同,清洁制浆势在必行。在充分提供造纸浆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开发生物质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带动制浆造纸工业朝着新的生命力方向发展。高温热水预处理木片后,木片各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部分半纤维素溶解到水中;第二,木片内部组织联接结构发生免断裂,降低了后续CTMP制浆过程中的磨浆能耗,提高成浆部分强度性能;第三,浆料得率和浆料白度显著降低。木实验主要对杨木木片用逐级增强自水解强度的方法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自水解强度对木片颜色的影响,为后续CTMP制浆、浆料漂白工艺以及自水解预处理工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原料采用杨木,自水解液比条件设为1:10,改变自水解强度(自水解温度和时间的综合效应)对木片进行自水解预处理,然后对所得木片进行后续实验分析。首先,考察自水解强度对木片得率、木素含量、木片颜色以及自水解液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水解强度因子从2.07增加到3.72,水解木片得率从97.21%降低到83.21%,木片的红色指数a*从2.29升高到9.03,明度指数L*从83.26降低到54.96,黄色指数b*变化很小,仅从17.07上升到18.58。在本实验强度范围内,自水解液的pH值从5.28降低到3.55。然后对自水解预处理后木片和空白样(未水解)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两种木素,分别是Klason木素和二氧六环木素。结果表明,和空白样相比且随自水解强度因子增加,Klason木索和酸溶木索总得率从26.09%降低到19.84%;二氧六环木素含量从空白样的24.63%降低至强度因子为3.72时的15.52%。最后,通过对二氧六环木素的红外光谱分析以及13C-NMR分析发现,随着强度因子的增加,木片中的木素结构并没有显著变化。当强度因子为3.72时,红外光谱中苯羟基峰值增强,说明其在木素中的含量增加。13C-NMR分析发现,木素受热后,酚型愈创木基、紫丁香基结构有所变化,木素C5和侧链发生了缩合反应,缩合作用将使木素共轭体系延长,导致可见光区出现额外吸收,木素颜色加深。
其他文献
老子的风险管理思想比较系统,他所提出的“安危相易、福祸相依”的风险预警思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风险预防思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干轻敌,轻敌几丧吾
硫化是轮胎进行加工的一道工艺,在众多工艺环节中,硫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其效果的是否达到工艺要求会直接影响到轮胎的实际使用性能。在硫化参数中,硫化介质温度最为重
《老子》一书中包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它以“道”和“德”为核心,以“法自然”为基本准则,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道”是事物的本源.“德”是具体事物的特性,顺直“道
介绍了大功率Nd:YAG光纤传输连续激光焊接系统的设计原理、特性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利用四棒串接、动态调整等技术在国内率先获得了1280W的固体激光输出;采用光纤实现了大功
固态法白酒的酿造离不开发酵,而发酵离不开微生物。概述了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主要从酒曲微生物、窖泥微生物、酒醅微生物三方面展开论述。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通过教学来实现,转
针对目前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质量评价没有统一的参数和标准的情况,设计了一组实验,选取进口热转移印花纸,通过数码印刷和热转移得到了印花纸和织物印品。通过对热转移印花纸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一方面带来了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在大规模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城市生活中不同
倾听教育就是将倾听贯穿在教育教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体现了教学民主和师生平等,也折射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教学的本质是倾听与对话,而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没
化学成分分析是中国古玻璃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为研究中国古玻璃的起源和技术发展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有必要发展新的测试方法.质子激发X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