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CPSM命名机制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的产生既是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结果,也是人们参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地名学是对地名的科学研究。我国学者对地名的研究起源甚早,载籍丰富,但主要研究地是本国地名;关于外国地名,学者们多从词源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角度对地名进行多样化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部分都集中讨论地名的词源,而且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认知语言学虽对地名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解释社会因素对其的重要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本文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以认知参照点理论为基本模型,结合视角化理论、突显理论、转喻理论,构建出CPSM命名模型(C代表认知参照点理论,P代表视角化理论,S代表突显理论,M代表转喻理论);同时以美国州名和州府名为封闭语料库,依据CPSM模型对地名进行定性研究。基于前人研究之不足,本文发现认知参照点理论(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视角化理论(Perspective)、突显理论(Salience)、转喻理论(Metonymy)之间可以相互补充,融合形成CPSM模型用以解释外国地名命名中的认知机制、突显元素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通过CPSM模型,本文发现美国州名和州府名的命名类型主要有13个类别,地名的认知机制是转喻,地名背后的突显元素则与美国的本土文化、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殖民历史等方面息息相关。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理据、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布局。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地名学的定义、国内外的命名理论以及有关美国地名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思考。第三章是理论阐述部分,针对以往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佐以案例分析。第四章是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地名背后的认知机制。第五章是结论,主要是概括研究的发现、启示、不足和建议。
其他文献
以往有关教学基本构成方面的研究,尽管对教学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均有所考察、分析和归类,但在分析层次、分析对象、分析单元等方面,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澄清和探讨,同时应该明确并坚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代林业的造林方法以及营林生产管理也开始逐渐的得到重视.本文对现代林业的造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营林生产管理进
本文结合地铁车辆运营特点,分析地铁车辆空调新风量控制的意义、原理,探讨新风量控制的方案并进行设计,从而实现空调系统节能。
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云南省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关键节点在能源创新供给方面的研究课题日益增多。然而,由于我省地处边疆,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及有效科技资讯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又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多见于中老年人,可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功能障
互文性是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首创。互文性是语篇的重要特性,意指不同文本的相互渗透与交织。换言之,过去的文本通过记忆、修复及再创的方式组织构成新文本。自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