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对于小说理论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其小说具有“散文化”与“诗化”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个人标签式的“萧红体”。在小说中,萧红以环境这一背景线索来结构小说,不再注重小说中故事情节间的因果关系,小说中的时间往往被忽略而空间则得到强化,空间在萧红的小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萧红的小说具有明显的空间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萧红的小说多是直接以某一空间作为题目,题目中的空间就是小说叙事的焦点。不是以空间命名的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空间画面与空间场景。萧红笔下的空间大多是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东北大地,东北大地上的乡村与城市中存在着病态的社会文化。在形式上,萧红小说的空间形式多样,有《生死场》的链条型,有《呼兰河传》的桔瓣型,还有《小城三月》的圆圈型等。多样的空间形式来源于多种空间叙事策略的使用,空间场景的并置、空间意象的重复、不同叙事视角的转换、叙事时间的淡化等。内容与形式上的空间性使得小说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色,读者在小说的接受阅读中获得了不同的审美体验。读者参与小说的空间叙事,在小说的空间叙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萧红小说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以及可以拓展的空间。第二部分是“萧红小说中故事空间的呈现”,从内容上探究萧红小说的空间化特征并分析叙事空间在小说叙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是“萧红小说中的空间性叙事结构”,从结构上探究萧红小说的空间化特征并对带来这种空间结构的空间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萧红小说中空间叙事的意义”,从空间审美体验和读者接受两个方面探究萧红小说的空间化特征。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以及相关空间理论的运用,在加深对萧红小说特点的感知的基础上深化对空间叙事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