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但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与表观遗传学之间的关系的了解仍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确定RASS10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在ESCC中的作用。希望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析组织标本中RASSF10甲基化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在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KYSE140、KYSE150、KYSE180、 KYSE450和TE8中应用RT-PCR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前后RASSF10的转录情况,分析RASSF10表达是否受甲基化调控;采用MSP方法检测上述食管鳞癌细胞系RASSF10甲基化状态。应用慢病毒真核表达系统,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恢复RASSF10基因的表达,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增殖能力等指标,研究RASSF10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1,选取32例食管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查,癌旁组织与癌组织RASSF10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0)。2,利用MSP检测88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组织样品,见RASSF10基因下调的占44.3%(39/88),5例癌旁组织中只有一例甲基化20%(1/5)。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RASSF10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1)。3,去甲基化药物5-aza-dc诱导前后行RT-PCR,KYSE150细胞系诱导前RASSF10表达缺失,诱导后其表达恢复。KYSE140、 KYSE450、TE8细胞系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表达变化。4,对食管鳞癌细胞系行MSP检察RASSF10甲基化状态,KYSE150被完全甲基化,KYSE180、KYSE70表现为部分甲基化,KYSE140、KYSE450、TE8表现为非甲基化。5,对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KYSE140和KYSE180进行RASSF10硫化测序,结果示KYSE150是完全甲基化的,KYSE180为部分甲基化,KYSE140为非甲基化。6,用KYSE150细胞做细胞功能试验。RASSF10感染组克隆数为(94.67%±6.11%)明显低于空载组(225.00%±15.00%, P=0.006,。7, MTT试验的生长曲线示恢复RASSF10表达,KYSE150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8,恢复RASSF10表达后,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为(36.68%±1.03%)明显低于空载组的(67.17%±1.23%),P=0.001,RASSF10恢复组的G2-M期细胞比例为(35.03%±2.018%)明显高于空载组的(15.65%±0.728%),P=0.003。9,RASSF10恢复表达组的凋亡率为(16.55%±0.92%),空载组为(22.00%±1.13%),P=0.166。结论在部分食管鳞癌组织和KYSE150细胞系中RASSF10基因表达受到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调控。细胞功能试验说明该基因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与G2-M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