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油田MPE-3区块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平井区砂体定量刻画是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地震沉积相研究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以委内瑞拉MPE-3区块Oficina组辫状河三角洲地层为例,针对砂体非均质性强,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的准确刻画难度大,难以满足水平井精细开发需求这一难题,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将直井、水平井与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通过地震沉积学的方法与技术开展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定量刻画。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为指导,在等时沉积界面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包含一个完整三级层序及其内部六个四级层序的等时地层划分方案。在等时单元内,通过取心段分析识别出10种岩相类型,明确了研究区发育海陆过渡环境下的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平原沉积亚相,心滩和辫状水道是主力储层沉积类型。开展了辫状河三角洲强非均质性厚砂体地震沉积学表征研究,通过地震数据90o相位转换实现了砂岩与地震波峰的良好对应;分别建立了适合不同四级层序沉积充填特征的地层切片方法,在沉积初期不整合面之上采用平行顶面的切片方法,在中部海侵层序采用等比例地层切片方式,在上部地层采用平行于最大海泛面的切片方法,确保了不同沉积特征下的切片等时性,实现了沉积微相准确刻画。研究发现,目的层下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研究区物源充足,河道带规模大,呈现出“满盆皆砂”的特点;在MSC5和MSC6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分流河道规模大,平面上河道分支发育;井震结合,建立了研究区心滩-河道沉积组合模式,揭示了研究区心滩与河道砂体的“垂向叠置,横向迁移”规律。在次一级尺度上,选取直井、水平井组合解剖区,提出了以水平井横向高分辨率标定地震切片的水平井区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实现了心滩和辫状水道单砂体及其内部结构的表征;依据精细刻画的心滩和河道沉积体几何参数,建立了研究区心滩长度与宽度、心滩宽度与辫状河道宽度、心滩宽度与冲沟宽度的定量关系。以沉积微相及砂体研究为基础,对研究区提出下一步的开发调整建议,为超重油油藏的水平井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其他文献
综合应用岩心、测录井、地震及物性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对研究区头屯河组和齐古组顶底界面以及内部的层段做了精细的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头屯河组和齐古组的地层格架。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性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确定研究区发育滨浅湖滩坝–曲流河三角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岩的主要类型有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岩屑砂岩,
梨为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植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杜梨作为梨的主要砧木,具有耐盐碱、耐寒、耐涝、耐旱等抗性,适应性较强,在梨树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在盐渍化程度不断严重的大环境下,杜梨的抗性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研究发现,CBL-CIPK通路中的类钙调磷酸酶B互作蛋白激酶CIPK和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广泛参与植物对盐胁迫的调
吸收衰减是地震波在实际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固有特征,在地震勘探中通常采用品质因子Q来量化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程度。研究表明,地震波能量的衰减可以视为Q不随频率变化和Q随频率变化两种成分的线性组合。针对上述两种Q值变化特征,开展三维粘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有助于研究不同吸收衰减规律对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影响,对实际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三维粘弹性介质时间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主要以低阶衰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砂砾岩储层油气储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成为东营凹陷油田勘探开发重点目标,由于该储层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低、储层空间多样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使后期勘探难度加大。本文以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储层沙四段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岩石薄片鉴定、敏感性实验数据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了该研究区的储层敏感性特征,并针对这类储层今后开发中如何使酸化液达到最优化效果,从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精度对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利用VSP初至旅行时反演地震层速度精度较高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VSP在施工中存在着明显的偏移距,且利用VSP旅行时反演层速度时通常假设地层是水平的,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校正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地震层速度计算的精度依然不足。因此,如何提高基于VSP初至旅行时的层速度反演精度,并结合地震层速度与测井速度开展三维速度
开展地震波的正演模拟研究,对人们正确认识地震波的传播规律,验证所求地球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实际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与储层预测以及地球资源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传统地震学和地震勘探中,采用各向同性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资料会导致地震分辨率降低和成像误差。因此,开展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正演模拟研究是地震学家认识和研究地下介质的必要环节。在各向异性介质的正演模拟中,由于弹性波的
委内瑞拉MPE-3区块发育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为超重油,油田采取以水平井作为主要开发井型的超重油冷采开发,开发过程中流体分布复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测井解释难度大,测井参数精度低的问题。论文针对上述难题,将研究区直井与水平井的测井解释相结合,开展测井储层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直井的测井解释,综合已有的地质、岩心、试油等多种资料,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分析。建立了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
塔中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复杂,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优质储层形成的受控因素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开展研究区储层特征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鹰山组储层埋藏深,沉积体系复杂,裂缝发育规律认识不清,地震识别精度低,储层特征研究多以单井揭示的地质特征为主。因此,本文提出在单井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先进的裂缝建模技术,以裂缝发育规律为主要依据,在三维空间内对储层裂缝展布进行预测与分析,总结裂缝特征
北非F盆地是埃及重要产油区之一,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情况复杂,为多层系立体成藏,但目前对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失利井比例较高。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构造、沉积、油气地质等理论为指导,依据井震数据和地化资料,分析了北非F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等基础地质条件,对盆地内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等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
本文以西沙群岛西科1井钻井岩心为基础,根据孔渗性测试资料,确定研究区三亚组一段上部1044.13~1089.42m层段和三亚组一段下部1100.42~1173.62m层段为致密白云岩层段。在此基础上,先后利用岩石薄片、X光粉晶衍射、扫描电镜、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和方法,测试分析118.5m井段岩心,完成了岩石矿物学、成岩环境及成因机制、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等内容的研究。研究区主要发育残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