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为新入侵我国的一种恶性杂草,2001年在天津市和河北省衡水市首次被发现,现已迅速扩散并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是结合生态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生态学系统中能量和化学元素(主要指C、N和P)间平衡的一门学科。本文从黄顶菊的生理生态特性、能量利用策略、以及叶片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揭示黄顶菊入侵机制和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1.为分析黄顶菊生长限制性元素,研究了三种生境(Ⅰ为水边,Ⅱ为农田,Ⅲ为荒地)黄顶菊植株养分计量特征及其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相关性。结果表明:三种生境黄顶菊入侵地土壤C、N、C:P和N:P均为Ⅲ>Ⅰ>Ⅱ,P为Ⅰ>Ⅱ>Ⅲ,C:N为Ⅲ>Ⅱ>Ⅰ(P<0.05);三种生境黄顶菊叶片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N和P含量均为Ⅰ显著高于Ⅱ和Ⅲ,C:N、C:P和N:P相反(P<0.05);叶片和土壤在P、C:N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C:P、N:P均相关性不显著;土壤C-N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P、N-P间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片N-P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N、C-P间均相关性不显著。黄顶菊入侵对土壤有机质和N素的改变是协同进行的。水边黄顶菊生长受N元素限制,农田和荒地黄顶菊生长受P素限制。2.叶片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 CC)是衡量植物叶片建成所需能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能量利用策略,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会增加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本研究选取入侵植物黄顶菊与其共生的本地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狗尾草(Setaira viridi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绿豆(Vigna radiata)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之间叶片CC的差异。结果表明,黄顶菊叶片CCmass均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是五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6.6%,而叶片CCarea也显著低于除狗尾草以外其它共生植物,是五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4.4%。黄顶菊叶片碳浓度和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叶片灰分浓度显著高于其共生植物,而与灰绿藜差异不显著;叶片去灰分热值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而显著高于灰绿藜。植物叶片CCmass与叶片碳浓度和去灰分热值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叶片CCmass与灰分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总之,黄顶菊较低的叶片CC是与其较低的叶片碳浓度、去灰分热值和较高的灰分浓度相联系的。与共生植物相比,较低的叶片CC或许是黄顶菊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3.通过网室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土壤中添加N、P对黄顶菊植株生长和N、P化学计量特征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P相同条件下,不同土壤N、P水平对叶片N:P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土壤N、P养分含量的同步增大,黄顶菊叶片N:P呈下降趋势。土壤N、P添加处理后,叶片N:P较对照(1N1P)显著下降,相较于土壤P元素,N素对叶片N:P的影响较大。土壤N含量、叶片N含量和叶片P含量对黄顶菊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其中直接效应最大的为土壤N含量,间接效应最大的为叶片N含量。黄顶菊叶片N(P)含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土壤N(P)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即“倒抛物线”,其中土壤N素的拐点分别为3.42g/kg和3.76g/kg,变化范围为9.94%,土壤P素的拐点分别为1.80g/kg和1.97g/kg,变化范围为9.44%。黄顶菊叶片N:P<20.86为N素限制,叶片N:P>22.88为P素限制,处于两者之间为N、P素均不受限制。土壤N、P添加后,黄顶菊叶片N:P较对照均有显著降低,地上生物量也较对照均有显著降低,当叶片N:P大于22.88时,高的叶片N:P对应的是低的植株生物量,即低的植株生长速率,该预测符合生长速率假说;而当叶片N:P小于22.88时,高的叶片N:P对应的是高的植株生物量,即高的植株生长速率,该预测不符合生长速率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