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祛湿、消肿生肌功效,用于化疗性静脉炎的国家新药,进行临床前处方筛选、制备工艺试验研究。以期为化疗患者研发使用简便而又安全高效的新复方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方法: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肿瘤专家王晞星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经验方,研制为外用剂型。因复方藤芷膏中含有毒性药材藤黄,在临床应用中,复方藤芷膏与双香藤芷贴的临床效果相当,本课题为进一步比较两者对于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并探讨藤黄对复方藤芷膏疗效的影响,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1双香藤芷方的处方筛选:采用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盖诺,NVB)致小鼠尾静脉化疗性静脉炎,比较双香藤芷贴、复方藤芷膏、复方藤芷膏去藤黄对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小鼠尾静脉注射NVB 0.2ml,自根部至尾端分别外涂双香藤芷贴、复方藤芷膏、复方藤芷膏去藤黄,药物保留4小时/次,2次/日,间隔6小时,连续5天。以静脉炎分级及HE染色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为评价指标,考察3个不同的处方对化疗性小鼠尾静脉炎的药效学作用。2双香藤芷贴工艺路线确定:根据方中药味的理化性质、结合前期临床应用,初步确定大黄、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5味生粉入药,探究其余大血藤、白芷、浙贝母、黄柏、木香等5味的提取工艺,拟定4条工艺路线:路线一:大黄、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浙贝母等6味粉碎成细粉,大血藤、白芷、黄柏、木香等4味药乙醇提取后水煎煮;路线二:大黄、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浙贝母6味药粉碎成细粉,大血藤、白芷、黄柏、木香4味药水煎煮;路线三:大黄、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5味粉碎成细粉,大血藤、白芷、浙贝母、黄柏、木香5味乙醇提取后水煎煮;路线四:全部生粉入药。以NVB致化疗性静脉炎小鼠尾静脉炎症分级和HE染色组织病理学变化为指标,观察不同工艺路线对化疗性静脉炎的药效学作用,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工艺路线的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定工艺路线。3双香藤芷贴制备工艺参数的优选及成型工艺考察:比较方中药味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考察特殊药味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水飞、研磨、低温、冷冻及普通粉碎等不同粉碎方式及粒度与基质的相容性,确定药材粉碎方式及粒度。根据贴剂剂型、辅料、化疗性静脉炎临床应用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筛选基质,确定基质配伍、比例,最大限度增加载药量。结果:1双香藤芷贴组、复方藤芷膏组、复方藤芷膏去藤黄组的小鼠尾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70%、90%、100%,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双香藤芷贴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小鼠尾静脉炎分级评分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双香藤芷贴组、复方藤芷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P<0.01)。尾静脉组织病理学观察双香藤芷贴、复方藤芷膏抗炎作用相当,复方藤芷膏去藤黄抗炎作用较双香藤芷贴、复方藤芷膏为最差。表明双香藤芷贴对于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均优于各组。双香藤芷贴处方由大血藤、白芷、大黄、浙贝母、木香、黄柏、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等十味组成。2 4条工艺路线小鼠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0%、90%、90%、70%,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工艺路线四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小鼠尾静脉分级评分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工艺路线四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工艺路线四组与其余工艺路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尾静脉组织病理学变化,路线四抗炎作用优于路线三,路线一和路线二炎性反应明显,抗炎作用较差。表明其对于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优于各组,结合生产成本选定双香藤芷贴最佳工艺路线为路线四,全部生粉入药。3方中大血藤、白芷、大黄、浙贝母、木香、黄柏6味药材采用混合粉碎的方式;乳香、没药、冰片、薄荷脑4味药材遇热会出现溶解粘连,故采用“冷冻粉碎法”。中粉、细粉、最细粉的手感均佳,但细粉与基质的相容性较其余两种好。根据临床的应用情况,结合所查阅文献,选择黄凡士林、羊毛脂、甘油、液体石蜡为基质,确定其比例为药粉:黄凡士林:羊毛脂:甘油(4:2:1:2)。结论:筛选双香藤芷贴处方,确定全方生粉入药的工艺路线,选定贴剂剂型,优选出部分药味混合粉碎、其余药味冷冻粉碎成细粉,成型工艺选定了基质及其配比。本课题所研制的双香藤芷贴的制备工艺可行、合理,对于化疗性静脉炎小鼠模型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为中医肿瘤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开发中药外敷贴剂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