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贵州省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和人格特征的现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为医学院校改善和提高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和卡特尔16种人格量表对贵州省3所本科医学院校每年级随机抽取6个不同专业,每个专业抽取一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医学大学生1940名,其中贫困医学大学生444名。结果:①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得分为(103.54±11.16),与非贫困医学大学生相比,稳定性维度得分较高,其它维度得分均较低,在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家庭支持和总心理复原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贫困医学大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效能、稳定性和问题解决存在性别差异(P<0.05),家庭支持存在民族差异(P<0.05),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存在年级差异(P<0.05);③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可分为两类:心理复原力强型和弱型。两种类型比较,强型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等因子得分较低,其它因子得分均较高,且兴奋性、有恒性、忧虑性和独立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人格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贫困医学生人格特征处于平均水平,与非贫困医学大学生相比,贫困医学大学生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因子得分较高,其它维度得分较低。且在稳定性、有恒性和忧虑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K-类中心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医学大学生人格特征分为四类比较合理,第一类112人,占25.23%;第二类88人,占19.82%;第三类119人,占26.80%;第四类125人,占28.15%。⑥相关分析显示,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有恒性、敢为性、兴奋性、稳定性、乐群性和忧虑性关系密切,与有恒性、敢为性、兴奋性、稳定性和乐群性成正相关,与忧虑性成负相关;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受有恒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有恒性和稳定性与心理复原力成正相关(β有恒=1.145、P有恒=0.001,β稳定=1.109、P稳定=0.023)。结论:①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处于良好水平,自我接纳、自我效能、稳定性和问题解决等维度存在性别差异,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家庭支持维度存在民族差异。②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可分为两类:心理复原力强型和心理复原力弱型。③贫困医学大学生生人格特征处于中等水平,高忧虑性、低稳定性和有恒性是贫困医学大学生最突出的人格特征。④贫困医学大学生人格特征分为四类较为合理,第三和第四类学生人格特征学生占的比重较大,是医学院校人格教育的重点,且贫困医学大学生个人特质存在差异,对其教育应采取个性化教育模式。⑤贫困医学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心理复原力得分受稳定性和有恒性的影响,有恒性和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能预测心理复原力水平。因此,应关注贫困医学大学生人格特征,加强其个性教育,塑造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