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文献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在城镇化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区域资源理论和资源理论的指导下,对国内外城镇化历程进行了分析,系统探索了区域资源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模式之间关系,并从区域资源的角度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划分,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的区域资源城镇化模式进行了初步匹配,在借鉴全球典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代表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从区域资源角度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自然资源主导型、社会资源主导型、产业主导型和政府引导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32个省份基于区域资源经济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初步分析,得出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四川、江西和湖南为自然资源主导型城镇化模式,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省为社会资源主导型城镇化模式,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重庆、云南、广西、福建和海南为产业主导型城镇化模式,西藏、宁夏和贵州为政府引导型区域城镇化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人口密集程度过高、人口过多、产业结构复杂的本国特色,不可直接照搬发达国家发展模式,需要在充分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区域城镇化过程中以优势资源带动整体资源合理利用的宝贵经验。对于自然资源匮乏型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及资源劣势,扬长避短,依托优势资源如人才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等软实力资源,发展对应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对于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注重地区的人力资本培养与积累,为产业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对于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实现高效、绿色、集约式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整合资源企业,发挥经济的规模效应,在不威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与产业带到城镇化的发展,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下,我国自然资源主导型城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