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其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HBV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即:S区、C区、P区、X区。HBx蛋白是由HBV基因组X开放读码框编码的长度为154个氨基酸的蛋白,大小为16.5kDa。HBx具有多种功能,在HBV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HBV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本研究利用CytoTrap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HBx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进一步在体内外确定HBx蛋白可以与ECSIT和VCP发生相互作用,并探讨HBx蛋白对ECSIT和VCP功能的影响,最后探索其致病机制。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CytoTrap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HBx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为此,构建了用于CytoTrap酵母双杂交的pSos-HBx诱饵载体并证实其在酵母中可表达Sos-HBx融合蛋白。在确定Sos-HBx在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作用基础上,以pSos-HBx筛选并得到30种与HBx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即:MYPK、TCTP、EKI1、ECSIT、MRLC2、VCP、USP15、PSMC1、PSMD4、YWHAH、FN1、NACA、MPP6、GSTO1、TOMM70A、ORM2、ITIH3、SF3A3、PREPL、PTPRA、SMARCC1、BRWD2、CP、ETNK1、PPM1A、LSM8、AMACR、AFM、IQWD1、RBX1。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GST pull-down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进一步证实了HBx蛋白可以与ECSIT(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signaling intermediate in toll pathways)及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VCP)在细胞外和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利用CytoTrap酵母双杂交技术确定了HBx蛋白的第51~80氨基酸介导与ECSIT的相互作用,第51~120氨基酸介导与VCP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的第三部分旨在探讨HBx蛋白对ECSIT或VCP相关功能的影响。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HBx蛋白可以促进ECSIT或VCP所介导的NF-κB激活作用。提示HBx通过与ECSIT或VCP的相互作用,参与了HBV的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