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道德和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惑:在机械论世界观和科技理性的支配下,社会伦理道德表现为客观的道德规范体系。学校道德教育囿于普通道德标准的传授,将学生视为具有成熟理性且毫无差异的个体,使本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沦为空洞的理论说教和道德灌输,从而导致学校道德教育低效,学生道德素质滑坡。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性道德是普遍理性主义与进步价值观支撑下的“普遍道德规范的表达”,忽视复杂多元的道德情境与个体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导致个体自主的道德自我被他律的对道德规范的服从所取代。基于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鲍曼以后现代为其理论视角,反对强制性道德,提倡道德自治,要求每个人承担起对他者的无限责任。“为了他者”等道德思想为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的研究,探索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所展示的独特的道德教育价值与意义,为当今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简单介绍鲍曼独特的生活经历,并从其生活经历的变迁中窥探出其思想变迁的轨迹;其次对鲍曼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予以探究;最后探讨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得以形成的理论根基。第二部分阐述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论述鲍曼对现代性道德的后现代批判;并以此为基础探究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从道德的来源、道德的本质、道德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说明);最后阐释了鲍曼对后现代道德状况的忧虑。第三部分评析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的贡献和局限性。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鲍曼的后现代道德思想得出如下启示:第一,重新反思道德教育目的;第二,倡导关心和对话的道德教育方式;第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第四,开放道德教育过程,尊重异己,接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