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泥田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之一。本课题针对黄泥田的低产障碍因子,以土壤快速熟化和水肥高效利用为核心,从土壤改良、水肥管理、耕作栽培三方面,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评价其培肥效果并探究机理。现将二年来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化肥和有机物(菌糠、紫云英、发酵牛粪、秸秆)配施比单施化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但不同有机物处理间差异不大。施用有机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菌糠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紫云英能够显著提高速效钾和CEC;发酵牛粪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秸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而言,以发酵牛粪的土壤培肥效果最好。2.与常规化肥(PU100%)相比,含氯甲基吡啶生化抑制尿素(NPU100%)早稻平均增产11.8%,增效2297元·hm-2,晚稻平均增产9.2%,增效2144元·hm-2,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素吸收效率(NUPE)平均分别比PU100%高10.8%、4.1kg·kg-1、4.2kg·kg-1、0.11kg·kg-1,且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硫磺树脂双包膜尿素(SPCU100%)前期养分释放较少,不利于早稻生长。SPCU70%+PU30%效果与NPU100%相差不大,但SPCU肥料成本略高,脲甲醛(UF100%)效果较差。3.与NPU100%相比,NPU80%仍能维持水稻产量,并且提高了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而NPU60%则因氮肥供应不足而导致产量、氮肥利用率的显著下降。因此,含氯甲基吡啶生化抑制尿素144kg·hm-2一次性基施可作为低产黄泥田水稻推荐施氮模式。4.采用机插+控释BB肥技术,水稻平均产量达10673kg·hm-2,比手插+常规化肥(农民习惯)和直播+控释BB肥分别高16.3%和27.0%;与手插+常规化肥相比,机插+控释BB肥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1.6%、13.6%和41.6%,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27.1%,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50.0%、22.2%和46.2%。因此,水稻机插+控释BB肥可作为该地区推荐轻简栽培方式。5.大区对比条件下,发酵牛粪+控释BB肥(BBM)施肥方式效果最好。与单施化肥(F)相比,BBM和化肥+秸秆+菌剂(FS)两年产量在早稻上分别提高26.9%和3.9%,在晚稻上分别提高16.0%和12.0%,在单季稻上分别提高14.4%和7.8%。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也有不同程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