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水稻是湖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建立湖南省水稻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可为水稻施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改善水稻生产状况,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运用EXCEL软件统计湖南全省、湘北、湘中、湘南两年(2006年和2007年)的“3415”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数据,分析各个试验点的土壤有效养分和产量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肥料效应施肥模型,得出了水稻在不同指标体系下的最大施肥量和经济施肥量。结果表明:(1)各生态区土壤养分等级各区域水稻土壤养分分布的规律为:土壤碱解氮含量主要处于低~中等级(湘中中稻、湘南中稻、湘南晚稻除外),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处于中~高等级(湘中中稻、湘中晚稻除外),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中~高等级(湘中早稻、湘中中稻除外)。(2)不同指标体系的施肥量不同稻作间肥料施用量存在“晚稻<早稻<中稻”的关系,土壤养分、目标产量两者均与施肥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础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反相关关系。肥料要素氮磷钾之间施用量存在“P<K<N”的关系,不同区域之间早中晚稻的施肥量存在一定差别但差别不大。(3)不同土种增产效应及需肥量就早稻而言,氮肥在青泥田的增产效果最高,在灰黄泥的增产效果最差,需氮量黄泥田为最少,灰黄泥最多。磷肥在红黄泥的增产效果最高,在河沙泥的增产效果最差,需磷量河沙泥为最少,青泥田为最多。钾肥在黄泥田的增产效果最高,在灰黄泥的增产效果最差,需钾量红黄泥为最少,灰黄泥为最多。就中稻而言,氮肥在黄砂泥的增产效果最高,在河砂泥的增产效果最差,需氮量红黄泥为最少,灰泥田为最多。磷肥在黄砂泥的增产效果最高,在黄泥田的增产效果最差,需磷量河沙泥为最少,灰泥田为最多。钾肥在河砂泥的增产效果最高,在灰泥田的增产效果最差,需钾量黄泥田为最少,灰泥田为最多。就晚稻而言,氮肥在青泥田的增产效果最高,在黄泥田的增产效果最差,需氮量黄砂泥为最少,河砂泥为最多。磷肥在黄泥田的增产效果最高,在河砂泥的增产效果最差,需磷量河沙泥为最少,青泥田为最高。钾肥在黄泥田的增产效果最高,在青泥田的增产效果最差。需钾量河沙泥为最少,黄砂泥为最多。(4)施肥效应模型比较与产量预测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比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的结果更切实际。在水稻产量预测模型中,缺氮区产量作为基础产量比无肥区产量作为基础产量更能有效预测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