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国际能源市场上,离开了国际组织的帮助奢望进行能源合作几乎是一纸空谈。从一定程度而言,国际组织的建立才真正意味着国际能源合作的大规模展开和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中既包括了能源资源大国俄罗斯,也包括能源消费大国中国,以及能源过境国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作为能源领域的非政府协商性机构,为协调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关于能源战略的全方位信息平台,致力于改善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能源安全,促进成员国在能源生产,消费,运输各方面的有效合作,协调各国的能源战略,讨论各国在油气,煤炭,电力领域的合作,实现各国能源信息和技术上的交流。近30年中国以市场和出口为导向的改革极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汽车化,国际化进程。伴随而来的,是对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巨大需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由此导致石油消费的规模也随之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态势,甚至超过了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到2002年,中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经济发展对油气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了本国石油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制约,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能源问题的核心。从2004年开始,中国一直贯彻“大能源外交”战略。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的建立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平台,这一背景给中国的能源外交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形势。但是,我们仍然必须看到的是,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完全解决了所有成员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能源俱乐部本身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无可避免的经受着经济利益与战略利益的驱动,也受着内部阻力与外在压力的制约,由此其前景在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机制,我国在推动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继续坚持“全面论证、权衡利弊,把握机遇、不惧挑战、积极主动、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双边和多边交流合作,增进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力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登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