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蠊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信息素及类似物的互作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小蠊属于蜚蠊目、小蠊科,是世界性城市害虫。不仅污染食物、衣服等人类生活用品;还携带多种病原物,传播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德国小蠊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成熟的雌性成虫会释放两类性信息素:挥发性性息素“小蠊醌(3,6-二氧环己-1,4-二烯-1-基)甲酯)”以及两种接触性性信息素“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和3,11-二甲基正二十九烷-2-酮”。挥发性信息素主要远距离稀释雄虫,而接触性信息素挥发性不强,近距离帮助雄虫辨别雌虫,并促使雄虫产生性行为:如抬高翅膀90度,振翅等。研究雄虫感受性信息素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阐明德国小蠊嗅觉感受机制,也可以为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提供设计思路和理论基础。至今没有德国小蠊性信息素识别的分子机制相关报道。触角是昆虫重要的化感器官之一,触角中具有很多种类的气味感受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参与了很多重要行为如寻找配偶、躲避天敌、定位产卵点、觅食以及调节种群密度等。性信息素在昆虫寻找配偶和生殖隔离起到关键作用,通常由同种雌虫释放,雄虫触角特异感受。昆虫性信息素感受在分子水平上的简要过程为:信息素分子通过触角表面的嗅觉感受器微孔进入水溶性触角淋巴液,与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结合后形成信息素小分子与PBP的复合物,之后PBP将信息素运输到嗅觉感受神经元表面的信息素受体上,激活信息素受体,产生电信号从而促使昆虫做出相应寻找配偶以及交配相关反应。PBP是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的一个亚家族,本文基于德国小蠊测得的触角等组织的转录组数据,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109个OBP的组织表达谱,从中筛选出两个雄虫触角高表达候选PBP基因,Bger OBP26和Bger OBP40,随后利用体外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两个OBP的高纯度重组蛋白。进而通过小分子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研究了两个OBP与三种性信息素以及类似物的结合能力。主要结果如下:1.德国小蠊的不同组织的转录组通过Illumina Hi SeqTM高通量二代测序平台测序并获得德国小蠊的不同组织(雄成虫触角、雌成虫触角、成虫上唇须、成虫足、5龄若虫触角)的转录组,共获得足的碱基数据量约为6.6 G,其中原始数据过滤后的读数为22,440,484,与基因组比对,一致性为84.62%左右、上唇须的碱基总数约为7.02 G,其中原始数据过滤后的读数为23,391,760,与基因组比对,一致性为83.42%、若虫触角的碱基总数约为7.11 G,其中原始数据过滤后的读数为39,645,373,与基因组比对,一致性为83.68%、雌虫触角的碱基总数约为7.37 G,其中原始数据过滤后的读数为49,131,552,与基因组比对,一致性为84.23%、雄虫触角的碱基总数约为7.08 G,其中原始数据过滤后的读数为47,223,180,与基因组比对,一致性为80.08%。测序质量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实验。在进行大量各组织Gene Ontology(GO)功能对比分析之后,发现若虫触角与足在所有功能分组中都差异明显,而成虫的触角和足的GO注释中在气味结合一项差异明显。暗示触角是主要的气味结合器官,也说明了若虫的触角和成虫触角的气味结合相关基因有所差异。2.德国小蠊的候选PBP的鉴定利用已公布的德国小蠊基因组数据,通过已报到的109个OBP基因序列与我们测得的德国小蠊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03个OBP至少在一个组织中有表达、32个在成虫触角高表达、66个在上唇须高表达、1个在若虫触角和上唇须中高表达、4个OBP所有组织均表达,无明显差异。其中共6个OBP在所有测试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量。其中在上唇须中高表达的OBP占到61.46%,说明OBP不仅在德国小蠊触角中参与嗅觉功能,同时在味觉中也起到关键作用。PBP是OBP的一个亚类,结合性信息素。德国小蠊是雌虫释放性信息素,雄虫触角感受。因此,筛选雄虫高表达的OBP作为候选PBP基因。结果显示,Bger OBP26和Bger OBP40,两个OBP在雄虫触角中Reads Per Kilobase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RPKM)值分别3797.55、17.54,明显高于若虫触角中的1605.3、8.08、上唇须中的735.96、0、足中为0、0(未检测到表达)。同时,q PCR定量显示,Bger OBP26和Bger OBP40在雌雄触角中表达差异较大,它们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量分别是雄虫触角的1.47和1.97倍。因此,选择这两个OBP作为PBP候选基因,并开展随后的功能实验。3.德国小蠊候选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体外功能研究基于OBP26和OBP40的成熟蛋白,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亲和纯化获得了高于95%纯度的重组蛋白,蛋白质电泳条带的位置与预测的分子量一致、分别为19.10和19.36 k Da。随后通过荧光竞争结合试验,测定重组蛋白对挥发性性信息素小蠊醌、小蠊醌类似物、接触性性信息素3,11-二甲基正二十七烷-2-酮和3,11-二甲基正二十九烷-2-酮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化合物,OBP26和40对小蠊醌展示出较高结合能力LC50值分别为26.78±1.92和26.38±4.72μM,Ki分别为241.99±1.92和241.72±4.72μM。两个OBP与接触性性信息素结合能力较低。此外还检测了OBP26与OBP40在不同p H条件下的结合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在p H为偏中性7.4时,OBP26和OBP40均表现出更强的小蠊醌结合能力,是p H为5.0时候的2.49倍和5.84倍,结果符合大部分昆虫PBP的结合特性,在中性时候PBP结合信息素,酸性条件下PBP释放信息素。以不同比例混合两种OBP后进行荧光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当摩尔比达到1:10(OBP26﹕OBP40)时,其结合能力比单独只有OBP26或40时候都明显提高,分别高2.57倍和2.10倍。虽然1﹕5的比例显示与小蠊醌的结合亲和力最低,但与单独只有OBP26或40时候的亲和力没有显着差异。因此,PBP之间的详细相互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本文综合运用了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化学相关分析技术,通过转录组鉴定了德国小蠊的2个候选PBP基因,测定了OBP的雌雄触角表达谱,并深入研究OBP与挥发性性信息素小蠊醌,小蠊醌类似物以及接触性性信息素的结合特性。研究结果为弄清德国小蠊的信息素感受分子机制,以及开发环境友好型、新型高效的害虫行为调控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贵金属纳米催化剂以其催化反应普适性广、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化学品合成、生物催化、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磁性纳米粒子(如Fe3O4纳米粒子)引入到贵金属纳米催化剂体系中,构建贵金属-Fe3O4双面结构纳米催化剂近年来引起研究者极大的兴趣:一方面,Fe3O4组分的引入赋予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磁分离特性;另一方面,贵金属-Fe3O4双面结构形成的界面有助于提升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
使用漏洞预测模型来识别软件系统中包含漏洞的模块是一个常用的减少软件维护成本的方法。安全漏洞预测可以帮助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系统中的漏洞分布情况,从而帮助测试人员合理
目的我们通过构建白介素-14α转基因小鼠模型重现了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现拟利用转基因小鼠及临床淋巴瘤病人样本,研究白介素-14α在自身免疫相关的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
生物质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低成本、分布广泛且易得等优点,对其资源化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微波热解是处理生物质有效手段之一,微波加热生物质热解具有加热速率快、均匀性好及预处理成本低等特点。生物质微波热解是非常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可以认为是生物质三组分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微波热解行为的综合表现。因此,研究生物质三组分微波热解过程,才能更好揭示微波热解生物质的机理,有利于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程装饰行业迅猛发展,这对于工程装饰行业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工程装饰行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站(如微博等)的兴起,以图像及视频为代表的多媒体资源越来越普遍,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高效地对图像进行整理以及检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具身经验是语义认知的基础,人的感知觉经验以隐喻的方式参与了语义的表征与加工。研究者已经对具身认知的心理现实性进行了证明,发现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个
由于目前企业间的关联交易行为日趋增多,而创新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前大量存在的关联方交易案例加以分析,不难发现,相关企业若存在关联交易行为其创新投入也会随之受到波动,这已引起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紫鑫药业为例出发,发现其在出现大规模关联交易的时期,开发支出也随之发生变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联交易作为企业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其对于企业创新
Kefir是由乳酸菌及酵母菌为主的数十种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复合型发酵乳制品,其口味独特,有较高的营养,具有抗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降胆固醇、降血压、抗毒素、抗炎症、免疫调节等作用。为了增加并赋予Kefir更强的益生特性,本研究向传统Kefir发酵剂中添加一株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通过1:1(v/v)、5:1(v/v)、25:1(v/v)混合发酵,研究添加这种外源
光子晶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的一种新型人工材料,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光子晶体迅速成为一门蓬勃发展、前景宽广的新型材料。本文主要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