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弹性模量低于水泥基基体的有机合成纤维,由于聚丙烯纤维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耐化学侵蚀的优点,它可望用于改善基体的抗拉性能与韧性性能。但聚丙烯纤维表面光滑,表面能低,分子链上不含任何活性基团,是一种憎水材料。掺入水泥基材料时,存在纤维分散性差以及纤维/水泥基体间粘接性能差的问题。因此对纤维表面进行适当的改性,提高与水泥砂浆基体之间的分散和界面结合是PP纤维得以应用的关键。本文从表面改性入手,期望通过在纤维表面引入活性基团和(或)增大纤维表面粗糙度来改善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差和纤维/水泥基体间粘接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两种改性工艺对纤维表面进行了改性,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纤维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和结论如下:(1)硅烷偶联剂处理: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处理聚丙烯纤维,在纤维表面接枝上了硅烷偶联剂,同时由于过氧化物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使纤维表面产生了轻微的刻痕,这有利于提高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其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硅烷过氧化物溶液配比为:硅烷含量为30%;过氧化剂含量为0.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20min,浸泡时间为3h,水煮时间为1h。(2) KMnO4/ H2SO4作为引发剂,接枝丙烯酸: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处理聚丙烯纤维,在纤维表面引入了活性基团-COOH等,同时KMnO4/ H2SO4体系具有强氧化性,使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改善。其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浓度为0.8mol/L、处理时间为3h、H2SO4浓度为0.2mol/L、KMnO4浓度宜控制在5×10 - 3mol/L、预处理时间为30min、预引发时间为30min。为评价聚丙烯纤维的改性效果,本文作者设计了裂缝实验以衡量经不同改性方法处理后的纤维对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改性处理的聚丙烯纤维在抑制水泥基材料塑性开裂方面均比未改性纤维有较大改善;而硅烷改性的纤维在较低掺量(纤维体积掺量小于0.10%)就具有很好的阻裂作用,而杜拉、华神、接枝丙烯酸处理的纤维在较高掺量(纤维体积掺量超过0.10%)时才能发挥作用。最后,作者还研究了改性纤维对水泥基材料(砂浆)抗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的纤维在小掺量(小于0.45 Kg/m3)的情况下,虽具有一定的防渗效果,但这种效果不是很明显。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除了未改性和铬酸处理的纤维外,其它种类的纤维对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政治认同是关乎一个政党长期执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问题。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间的交流日渐频繁,相互间的影响也日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都为“90后”,他们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和网络媒体迅速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具自主性和批判性。作为未来政治社会的中坚
灌木层植物种类丰富、成层明显、结构复杂是俄罗斯平原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突出特点。应用X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研究了灌木层植物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测定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
近年来,地下水已日漸成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农田溉灌水源。因此,对这里的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运移及变化等規律的研究,也日趋迫切,其中突出的問題是急待解决有关第四系含水岩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新的教育思想和形态,为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提供了新契机。自2012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各高校纷纷开始利用云计
<正>中国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一直是很多投资者追逐的对象。但受制于运力瓶颈,企业虽然投资热度很高,不少地区一直处于"圈而不探"、"圈而不开"的情况。随着《煤炭工业发展"十
本文采用了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根据设计参数作为控制条件,运用PHOENICS软件对杨树浦港泵站的双向贯流泵组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双向贯流泵组对泵站设计流道引水排涝的合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作出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
装配式空心板剪力墙结构的叠合连梁由预制U形混凝土模壳、模壳内后浇混凝土及水平后浇带组成。为研究其抗震性能,完成了3种跨高比、底部纵筋在墙肢内2种锚固方式、按强剪弱弯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国家科技发展趋势,高校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与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传统能力评价缺乏对评价指标的重要度判断,重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