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创建世界上首个微博产品开始,这个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的即时信息共享网络,在06年至今的短短六年之间,以电光火石之速席卷了全球。从美国最早的微博网站Twitter,到中国落地开花的饭否网、嘀咕网等,再到如今于自由和管制的中空地带中谨慎行走的新浪、腾讯微博,都以不可逆转的趋势重构着人类社会。在中国,从话语权的回归到公民意识的觉醒,从获取信息的方式到社会交往的手段,微观个体的理念和行为习惯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从政务执行渠道到商品流通市场,从文化传播方向到社会利益格局,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各个领域都在经受剧烈的颠覆和革新。微博发展至今,已经从当初一个单纯的网络应用蜕变成建构社会的助推器。微博客传播主体的平等交互、传播内容的包罗万象、传播渠道的多元快捷、传播效果的广泛辐射,拓展出一个基于信息平等的人际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情感、信息等资源通过人际互动网络穿透和传递,这类资源与象征着经济资本的金钱、象征着人力资本的智力一样,在人类生存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资源就是社会资本。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资本要得以形成,必须依托于一个存在人际互动关系的“社会网络”,网络中的人们只有在遵守了“信任”“互惠”等文化规范,才能取得嵌于网络中的资源。微博客是一个基于信息互动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使着定向关注功能,发布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层层嵌套的关系网的牵制,可以形成其与信息源之间稳定的信任预期,因此,微博社会资本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微博客上的社会资本连接虚拟与现实,延续着现实社会资本特点,衍化出新的特点和作用。较之现实社会资本,获取微博社会资本的渠道单一,但成本较低;社会资本依存的网络关系强度较弱,但范围较宽广;微博社会资本存量同样存在不平衡性,但这道“资本鸿沟”比现实社会更具利用的可能性。这类社会资本若经合理利用,能满足普通个体信息、交往需求;发挥名人阶层的社会引导作用;为自组织团体发动集体行动提供便利;提高政府行政绩效、企业商业绩效。同时要看到,微博社会资本任何一种性质的两面性都有可能限制其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本文将以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探究微博上社会资本的特点和正负作用,以期洞悉本质之后应用于日后生活实践,为社会稳定繁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