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效度及信度研究目的(1)评估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在中国心境障碍患者中的效度、信度,区分双相障碍(BP)与重性抑郁障碍(单相抑郁障碍,UP)患者的最佳划界分、敏感性(SEN)和特异性(SPE)等。(2)为了使上述结果更有代表性,分析了本研究生作为主要研究设计及参与者的的多中心研究中关于中文版MDQ、HCL-32的效度、信度及划界分等数据。方法(1)对根据DSM-IV诊断为双相障碍(BP)或单相抑郁障碍患者(UP),使用中文版MDQ、HCL-32进行测评。(2)多中心研究中,对临床上被诊治为单相抑郁障碍且处于抑郁发作期的患者先MDQ、HCL-32自评,之后研究人员对所有患者用MINI诊断评估。结果(1) MDQ因子分析显示,选取前2因子的方法最佳(因子Ⅰ、因子Ⅱ的特征根值分别为3.15、2.09,累积贡献率为40.3%)。内部因子一致性Cronbach’s alpha0.79,13项条目的阳性回答率为32.4%~78.2%。经ROC曲线法,MDQ区分BP与UP的最佳划界分为7分(SEN0.64、SPE0.80)。HCL-32因子分析显示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最佳(5.16、2.72及2.48,累积贡献率为38.34%)。HCL-32的Cronbach’s alpha值0.88。32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11.6%~89.7%。经ROC曲线法,HCL-32对于BP与UP的最佳划界分为14分(SEN0.74、SPE0.66)。(2)多中心研究中,经MINI评估,1487例患者中有309例(20.8%)符合DSM-IV的双相障碍(BD)诊断标准:118例双相Ⅱ型抑郁(BD-I),191例双相Ⅱ型抑郁(BD-Ⅱ)。若仅统计MDQ的第一部分,MDQ分可区分BD与UD(最佳划界分7分,SEN0.66、SPE0.88),可以区分BD-Ⅱ与UD(最佳划界分6分)。若统计MDQ三部分,MDQ无法在7分(或6分)区分BD与UD,而且SEN也低至0.22(或0.24)。HCL-32分可以区分BD与UD(最佳划界分14),也可以区分BD-Ⅱ与UD(最佳划界分12)。若以12分为BD与UD的划界分,相应的SEN0.86, SPE0.69。结论(1)中文版MDQ、HCL-32的效度、信度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在临床中用于筛查双相障碍。(2)多中心研究中,HCL-32与MDQ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的结果与之前小规模且不限心境状态的患者中的结果相似。HCL-32中的12分、MDQ中的6分分别是区分BD-Ⅱ与UD的统计学最佳划界分,也可视为在心境障碍患者中筛查双相障碍的实际应用最佳划界分。MDQ用于临床环境时,可不统计第二及第三部分。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阈下轻躁狂症状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目的探究阈下轻躁狂症状(Subthreshold Hypomanic Symptoms, SHS)对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处于抑郁发作的MDD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60例MDD患者经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自评,有32例的量表分小于12分(不伴阈下轻躁狂症状的MDD患者,MDD不伴SHS),28例量表分大于或等于12分(伴阈下轻躁狂症状的MDD患者,MDD伴SHS)。MDD不伴SHS患者中有1例因头动明显而剔除,MDD伴SHS组中有5例头动明显而剔除。考虑到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匹配,进入最后分析的2组患者各有19例。我们从健康对照中选择了19例在一般特征方面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入最后分析。先利用局部一致性(ReHo)及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研究对象的静息态局部脑区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选取右侧直回、右侧眶额回(OFC)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种子点区域进行功能连接度分析,计算并比较两区域在两亚组MDD患者中的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度的差异。结果(1)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MDD患者(N=38)与正常对照(N=19)相比在许多脑区的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MDD伴SHS患者组在以下脑区的ReHo值显著高于MDD不伴SHS患者组:右侧OFC、右侧直回、右侧前扣带回及左侧下顶回,而在右侧丘脑的ReHo值显著降低。MDD患者(N=38)的HCL-32分与全脑的ReHo值相关分析发现,右侧OFC、右侧直回及左侧下顶叶的ReHo值与HCL-32分存在显著正相关。(2)低频振幅(ALFF)分析:MDD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在许多脑区的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与不伴SHS的MDD患者比较,伴SHS的MDD患者在双侧的OFC、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增高;而在双侧丘脑、左侧梭回则显著降低。MDD患者的HCL-32分与全脑的ALFF值相关分析发现,HCL-32分与双侧OFC的ALFF值显著正相关,与双侧丘脑、左侧梭回ALLF值显著负相关。(3)功能连接分析:与不伴SHS的MDD患者比较,伴SHS的MDD患者的右侧直回与右侧OFC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右侧OFC与左下顶叶皮质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右OFC与左侧丘脑、右OFC与双侧梭回(BA37)功能连接显著降低。结论与MDD患者阈下轻躁狂症状关系最为密切的脑区有双侧OFC(右侧更明显)、右侧直回、左侧下顶回、双侧丘脑,左侧梭回(BA37),可能还有右侧前扣带回等部位。MDD伴SHS患者右侧直回与右侧OFC、右侧OFC与左下顶叶皮质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因此,MDD伴SHS患者可能存在“右OFC--右侧直回"、“右OFC--左下顶叶皮质”通路连接增强。MDD伴SHS患者中,右侧丘脑ReHo及双侧丘脑ALFF值、左侧梭回ALFF显著降低、右OFC与左侧丘脑、右OFC与双侧梭回(BA37)功能连接降低,可能与生理性的阈下轻躁狂症状有关。综上,伴SHS的MDD患者脑内可能存在一个以眶额叶(右侧为主)为中心,主要涉及右直回、左下顶叶、丘脑及左侧梭回(BA37)等脑区的脑网络。该网络可能与MDD患者的阈下轻躁狂症状,甚至双相障碍患者的躁狂或轻躁狂症状的发生机理中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伴SHS的MDD患者在静息态脑影像方面有一定特异性,提示伴SHS的MDD可能在心境障碍中是有一定特异性的亚群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