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包括四个试验,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型及周龄饲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及粪氮排泄量的影响,研究在理想氨基酸模型周龄饲喂中,肉仔鸡日粮最适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平。试验一:不同氨基酸模型及周龄饲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拔益加(AA)公仔鸡19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为1笼(8只/笼)。试验日粮共13种,玉米-豆粕型。各处理组间能量水平一致(3000 kcal MEn/kg)。处理1和处理2为NRC组和BAHA组,分别以NRC模型、BAHA模型为标准确定日粮中氨基酸的量。处理3周龄饲喂(WF)组,根据BAHA模型每周更换日粮配方。试验以NRC为对照,评定BAHA及WF对0-49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BAHA组,可降低肉仔鸡生长期(1-3周)日粮中粗蛋白水平1.45个百分点、育成期(4-6周)日粮中1.39个百分点而对体重、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WF组,3周龄肉仔鸡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下降2.61个百分点、6周龄粗蛋白水平下降2.41个百分点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应用BAHA模型及周龄饲喂(WF),可降低单位增重成本,增加49日龄肉仔鸡动、静脉血糖含量(P<0.05)。试验二:周龄饲喂对肉仔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2只(14只/笼)。试验以BAHA模型组与BAHA模型周龄饲喂组(BAHA WF)互为对照,考察周龄饲喂对肉仔鸡理化指标的影响。处理一是BAHA模型组,处理2是BAHA模型周龄饲喂(WF)组。试验期内每周每重复分别抽取4只试鸡抽血并屠宰,测定血清尿酸、总蛋白、血糖含量及肝脏匀浆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AHA WF组,肉仔鸡血清中尿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糖含量升高(P<0.05),而血清总蛋白含量没有变化(P>.05);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应用BAHA模型周龄饲喂(WF),各周期肉仔鸡血液中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绝对变化值减小。 <WP=9>试验三:周龄饲喂中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对肉仔鸡肝脏DNA、RNA含量的影响选用192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以BAHA模型周龄饲喂(WF)中的氨基酸需要量为基准(处理3),各氨基酸需要量增加10%组成处理1,增加5%组成处理2,降低5%组成处理4,降低10%组成处理5,降低15%组成处理6,确定周龄饲喂中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对肉仔鸡肝脏中DNA及R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理想氨基酸模型,每周为一阶段依次升高或降低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对肉仔鸡肝脏中DNA、RN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试验四:周龄饲喂中蛋白质-氨基酸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768只1日龄公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试验以BAHA模型周龄饲喂(WF)中的氨基酸需要量为基准(处理3),各氨基酸需要量增加10%组成处理1,增加5%组成处理2,降低5%组成处理4,降低10%组成处理5,降低15%组成处理6,确定周龄饲喂中最适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平。试验日粮SBM型,共42种。分别测定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粪氮排泄量。结果表明:高蛋白质-氨基酸水平没有显著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胸肉、腿肉产量(P>0.05),但显著降低腹脂含量(P<0.05)。低蛋白质-氨基酸水平中,0-7日龄肉仔鸡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从22.4%下降到19.1%、Lys/SAA的比例从1.18 / 0.82降低到1.00 / 0.71,对肉仔鸡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氨基酸水平下降5%,对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粪氮排泄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氨基酸水平下降10%-15%,肉仔鸡体重、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及胸肉、腿肉产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腹脂量显著增加(P<0.05),肉仔鸡体内氮的存留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证实,应用理想氨基酸模型周龄饲喂,可以在不影响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日粮的蛋白水平同时减少氮的排出,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增重成本。应用理想氨基酸模型周龄饲喂生长前期的肉仔鸡,其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61-2.41%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