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投资行为一直是经济学、产业组织、公司理财等理论研究的重点。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于一些理论分析中的最优投资规模,企业总会存在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等投资扭曲问题。传统公司金融理论认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体现在支配公司资源的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准则配置资本,但其越来越难以解释市场上的各种异象,传统的MM理论受到挑战。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西方学者将行为金融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同企业决策主体的行为研究结合起来,从高管人员行为特质角度寻求对企业投资决策研究的补充与完善。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转型时期由政府主导发展起来的新兴股票市场背景下,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行为到底如何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有何不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首先对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状况进行分析,以其为代理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程度进行了测度,得到了其测度指标值,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的程度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现金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管理者过度悲观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即,当面临实际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高估盈利前景,从而引发过度投资;当面临实际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时,过度悲观的管理者则低估投资收益,造成了投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