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农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了解中国农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流行现状;明确中国农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攻击行为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部分研究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广东、云南、黑龙江和湖北五个省份15个农村地区26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调查,最终纳入研究对象8455人。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对研究对象的攻击行为进行评估。将初始总得分转换为T分,根据该问卷使用手册,本研究将总得分≥56T判定为有高攻击行为。采用结构化问卷搜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儿童期忽视与虐待、孤独感、生活压力事件、心理韧性以及社会支持等相关信息。采用t检验、Pearsonχ2检验来分析定量和定性资料在两组中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攻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心理韧性在生活压力事件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纳入研究的8455名学生中,男生4472人(52.9%),女生3983人(47.1%)。总的攻击行为检出率为29.0%,其中男生中检出率为32.5%,女生中攻击行为检出率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对象攻击总得分为68.61±16.85。在攻击总得分以及5个分量表得分、孤独感、生活压力事件量表得分上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遭受忽视、轻、中、重度躯体虐待的比例均高于女生;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低于女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为女性是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OR:0.84,95%CI:0.76-0.94)。隔代家庭中成长的学生比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更高(OR:1.29,95%CI:1.03-1.62)。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大专及以上的学生发生高攻击行为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的1.47倍(OR:1.47,95%CI:1.15-1.88)。孤独感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易发生攻击行为(OR:6.61,95%CI:5.51-7.94)。遭受忽视、轻、中、重度躯体虐待的学生更易发生攻击行为(OR值分别为:OR:1.41,95%CI:1.22-1.62;OR:1.19,95%CI:1.05-1.35;OR:1.31,95%CI:1.15-1.49;OR:1.36,95%CI:1.15-1.60)。然而,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是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OR:0.79,95%CI:0.64-0.98;OR:0.70,95%CI:0.59-0.84)。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压力事件对攻击行为的总效应为0.529,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505。心理韧性在生活压力事件与攻击行为的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0.024(P<0.001)。结论:在隔代家庭中成长、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或大专及以上、较高的孤独感水平、较高的生活压力事件、遭受忽视与虐待是中国农村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为女性、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是攻击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第二部分OXTR、CRHBP、BDNF和CREB1基因变异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目的:在OXTR、CRHBP、BDNF和CREB1四个候选基因11个位点中,筛选出与攻击行为有统计学关联的SNP位点;探讨各基因位点之间对攻击行为的交互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个体携带多个危险基因型对攻击行为的累积效应。方法:本部分研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976名研究对象,其中攻击组个体488名,对照组个体488名。攻击组个体来源于湖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服刑人员。将Buss-Warren攻击问卷总得分≥56T,并且确实因为暴力犯罪入狱的个体纳入攻击组。对照组个体来源于湖北省中学、大学生志愿者,其Buss-Warren攻击问卷总得分≤55T。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口腔颊粘膜细胞,用于提取DNA。采用SNPsc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个SNP位点与攻击行为的关联,采用分类决策树的方法分析基因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分析个体携带多个危险基因型的累积效应。结果:1.单个SNP位点与攻击行为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后,携带OXTRrs237885T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是携带OXTRrs237885GG/GT基因型个体的1.31倍(OR:1.31,95%CI:1.02-1.69)。携带CRHBPrs32897CC基因型的个体与携带CRHBPrs32897CT/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发生攻击行为(OR:0.47,95%CI:0.25-0.86)。携带CRHBPrs10062367AG/GG基因型的个体与携带CRHBPrs10062367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发生攻击行为风险更高(OR:2.15,95%CI:1.00-4.61)。个体携带BDNFrs7940188GG和BDNFrs1519480TT基因型均是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OR:0.70,95%CI:0.53-0.91;OR:0.73,95%CI:0.57-0.95)。携带CREB1rs4675690CT/T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是携带CREB1rs4675690CC基因型的个体的1.61倍(OR:1.61,95%CI:1.12-2.30)。2.基因与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BDNFrs7940188、OXTRrs237885、CREB1rs4675690三个位点多态性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高阶交互作用。与携带BDNFrs7940188GG-OXTRrs237885GG/GT-CREB1rs4675690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BDNFrs7940188GC/CC-CREB1rs4675690CT/TT的个体攻击行为风险增加了2.02倍(OR:3.02,95%CI:1.56-5.85)。3.危险基因型的累积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个体携带危险基因型个数的增加,攻击行为发生的风险逐渐增加。以携带≤2个危险基因型的个体为参照,携带5个危险基因型的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增高1.92倍(OR:2.92,95%CI:1.63-5.23);携带6个危险基因型的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增高2.33倍(OR:3.33,95%CI:1.75-6.34)。结论:OXTRrs237885、CRHBPrs32897、CRHBPrs10062367、BDNFrs7940188、BDNFrs1519480、CREB1rs4675690六个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攻击行为存在关联。BDNFrs7940188、OXTRrs237885、CREB1rs4675690三个位点多态性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而且个体携带危险基因型个数越多,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越高。第三部分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目的:探讨OXTRrs237885、CRHBPrs32897、CRHBPrs10062367、BDNFrs7940188、BDNFrs1519480、CREB1rs4675690位点多态性是否与儿童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交互作用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方法:本部分研究资料与第二部分研究一致。将OXTRrs237885、CRHBPrs32897、CRHBPrs10062367、BDNFrs7940188、BDNFrs1519480、CREB1rs4675690六个可能与攻击行为相关的阳性位点全部纳入此部分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否遭受儿童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是通过儿童期虐待量表的五个维度分量表衡量。本部分研究中将各维度分量表总得分超过5分判定为曾遭受该类型的忽视或虐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乘交互作用,并且采用Andersson等人设计的专用Excel程序来计算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1.本部分研究结果显示:OXTRrs237885位点多态性与儿童躯体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6.69,95%CI:0.41-12.96;AP:0.59,95%CI:0.33-0.84;S:2.81,95%CI:1.37-5.77)。携带rs237885TT基因型且遭受躯体虐待的个体比携带rs237885GT/GG基因型且未遭受躯体虐待的个体发生攻击行为风险高9.42倍(OR:10.42;95%CI:5.99-18.13)。2.CREB1rs4675690位点多态性与儿童性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6.74,95%CI:0.73-12.74;AP:0.62,95%CI:0.31-0.94;S:3.18,95%CI:1.10-9.24)。携带rs4675690CT/TT基因型且遭受性虐待的个体比携带rs4675690CC基因型且未遭受性虐待的个体发生攻击行为风险高9.83倍(OR:10.83;95%CI:6.01-19.49)。3.CREB1rs4675690位点多态性与儿童情感忽视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2.61,95%CI:0.67-4.54;AP:0.52,95%CI:0.24-0.81;S:2.90,95%CI:1.01-8.49)。携带rs4675690CT/TT基因型且遭受情感忽视的个体比携带rs4675690CC基因型且未遭受情感忽视的个体发生攻击行为风险高3.98倍(OR:4.98;95%CI:3.01-8.24)。本研究中,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乘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OXTRrs237885位点多态性与儿童躯体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具有相加交互作用。CREB1rs4675690位点多态性与儿童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具有相加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