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可采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证据是证据法领域中一种新颖的证据,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证据正越来越多地进入诉讼领域。有关电子证据的基本问题,如电子证据的定义、法律定位、特征,其是否具有可采性,进入到法庭审理程序时需要遵循什么证据规则,这些都是研究电子证据的重点问题。两大法系国家都有关于电子证据可采性及其规则的规定,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侧重于取证方面,而缺乏相应具体的证据规则,法官在电子证据的可采性方面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英美法系国家则对电子证据的范围、分类和可采性规则规定得详细具体,对司法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实现公正的法律价值。通过比较两大法系比较有代表性国家的电子证据规范,可以得出英美法系的做法更适合我国解决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有鉴证规则、传闻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佳证据规则的规定。这些规则对我国解决电子证据及其规则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鉴和吸收域外的法律制度,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有关证据的规定散见于各种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通过评介我国现有的电子证据可采性法律规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我国各种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都有有关电子证据可采性的直接或间接性的规范,但即使是《电子签名法》这样的专门规范电子证据的法律法规也多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对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以及具体的可采性规则的规定。为解决日趋增多的电子证据可采性难题,能否在借鉴和吸收英美法系国家比较成熟的做法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电子证据可采性规范?与之相对应,文章就我国构建和健全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因为法律传统以及由此导致的诉讼模式,还有我国现有体制以及文化传统方面的影响,电子证据的相关可采性规则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规范。立足于国内实情,文章探讨了构建我国电子证据规范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和比较,最后论证在我国可以构建以下关于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规则:相关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靠性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其他文献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企业认识到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与缺乏,为了取得这方面的技术,信息科技采用外包的形式日益增多.随着企业外包业务的增加,外包双方逐渐发展成为紧密合
目的初步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并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一直存在很多争论,其本质是保护重要还是开发重要的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很多的观点,例如保护桎梏论,开发破坏论等。大多数观点都是把保护与开发看作是对
公路生态绿化指在注重路域环境保护的同时,以自然恢复方式为主,人工恢复措施为辅,合理运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材料,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保障交通安全,恢复路域生态环境,促进景观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培养和观察。
论文介绍了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设备的特性;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分析集中供热系统的火用效率与热效率,得出集中供热系统中较为节能的供热方式为热电
研究了相位编码准连续波雷达中存在的回波遮挡问题,从波形设计和码型设计两个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案。在波形设计方面,提出了一种脉内长短码结合的波形设计方法,不仅能够解决近
针对多制式多通道的语音会议处理的高计算量和高复杂度,采用TI公司的Tms320c6416高端DSP芯片为硬件平台,提出一种高效率、低失真的处理思路。采用包括VAD静音检测、采样率转换
高纯度的高铼酸是最有价值的铼化合物,在石油的催化裂化及润滑剂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本文介绍了高铼酸的制备技术研究现状,评述了化学溶解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及电渗析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其中城市道路卡口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卡口系统已成为智能交通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