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是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工程。土地整治实施后的研究和评价,是土地整治事业发展的源动力。我国土地整治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以来,土地整治实施后评价主要集中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方面,而关于土地整治对景观的影响和评价相对缺乏,仅有的也是将其糅合在生态效益中进行研究,使得景观评价被忽视或弱化,造成研究不完整。本文将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引入到土地整治后评价体系之中,在理论上补充和完善了土地整治评价体系,在实践上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采用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数据及产业布局数据,根据乡村景观功能形态,建立了景观分类系统,首先对土地整治前后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次从景观稳定性、景观受干扰度和景观美学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赋予权重,利用综合分析法建立了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土地整治对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其中,景观稳定性包含构成最基本单元的斑块的结构稳定性和邻域稳定性;景观干扰度包括直接干扰和间接人为再干扰,直接干扰是根据人类活动频率和人类活动程度对生态系统或景观的综合影响程度来判断的,是对自身干扰影响程度的判断,间接人为再干扰是指线状道路和面状干扰源对其他景观类型的干扰;景观美学包含客观美学评价指标和主观美学认知两个方面。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土地整治后项目区景观呈现最大斑块面积增大、斑块密度升高,连通度提高,分维数、聚集度以及多样性降低;2)土地整治使本项目区景观稳定性平均水平从0.6937提升到0.7261;使景观美学平均水平从0.4856提升到0.5012,而土地整治对景观干扰度的影响不大,基本不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1.56%;3)土地整治使项目区景观生态质量水平从0.5778提升到0.6186。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土地整治的目的包含提高持续性的土地生产能力和不断整治国土环境,推进生态文明两个方面,且本文的研究也说明土地整治可以提升项目区美学水平,因而在研究土地整治对项目区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需要考虑景观美学;2)土地整治不同阶段对景观格局影响不同。根据土地整治内容,可将土地整治划分为耕地数量潜力挖掘阶段、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本文所研究项目区的土地整治属于第三阶段,从研究结果可知,其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与已有文献土地整治(第一阶段)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略有不同;3)由于土地整治可以提高整治区景观稳定性,提升景观美学水平,且对整体干扰度没有太大影响,因而土地整治可以作为改善项目区景观生态质量的一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