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选用生物可降解的多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DGL)作为纳米颗粒的内核骨架,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靶向配体甘草次酸(GA)和正电荷阻断剂四氢苯酐(DCA)与DGL共价键合,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上载抗癌药物阿霉素(DOX),最后包裹透明质酸外壳(HA),制得具有理想粒径的DGL-GA-DCA-DOX-HA纳米颗粒。以期在EPR效应的基础上,HA外壳经过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的透明质酸酶水解,定向实现纳米颗粒粒径的缩小,使纳米颗粒顺利渗透进入肿瘤内部,并进一步在GA介导的细胞内在化和DCA触发的溶酶体逃逸双重作用下,将DOX精准运送至肝癌细胞中并释放于胞质内发挥药效。这种将多种功能整合在同一载药纳米体系中的构思,极大地发挥了纳米颗粒优良的抗肿瘤效果。然后,对DGL-GA-DCA-DOX-HA纳米颗粒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内外抗肿瘤功效研究。通过形貌观察和粒径检测发现,合成的DGL-GA-DCA-DOX-HA为粒径182.5 nm的球形颗粒,并且经过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的透明质酸酶降解后,该纳米体系可以释放出粒径较小的DGL-GA-DCA-DOX纳米颗粒(47.7 nm)。通过对DGL-GA-DCA-DOX-HA纳米颗粒药物上载能力和释放行为的考察发现,该体系的载药量为148.3 mg/g,并且体外药物释放行为与实验预期一致,即在中性pH或不含透明质酸酶的介质中缓慢释放;在含透明质酸酶的pH 5.0介质中,药物释放呈相对快速的模式。体外单层培养的细胞研究表明,将GA引入纳米颗粒可显著增强纳米颗粒对肝癌细胞HepG2的亲和性和细胞毒性。而在多细胞肿瘤球体中的渗透性研究充分证明了未经HA包裹的DGL-GA-DCA-DOX纳米颗粒和提前经过透明质酸酶降解的DGL-GA-DCA-DOX-HA颗粒均表现出最强的肿瘤渗透能力。体内外成像结果显示,DGL-GA-DCA-DOX-HA纳米颗粒可优先聚集在肿瘤部位。相应的,DGL-GA-DCA-DOX-HA在H22荷瘤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抑制率高达71.6%。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证明了功能协同的DGL-GA-DCA-DOX-HA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调节粒径增加肿瘤渗透能力以及通过GA介导细胞内吞作用共同来提高载药纳米体系的抗肝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