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但经济发展过快所造成的雾霾污染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虽然我国不断针对雾霾污染问题加强环境规制,但雾霾污染治理效果离群众的期待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份,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背景下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网络效应。首先,在对文献梳理归纳的基础上,确定了雾霾污染程度和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指标,并对雾霾污染和环境规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国家层面,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环境规制强度越来越大,雾霾污染程度具有先逐渐上升后趋于平稳的特征;在省域层面,同一时间点,各省PM2.5的年均浓度与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省域环境规制强度与雾霾污染程度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出现西北部高值聚集,而其余地区低值聚集的特点,环境规制水平逐渐呈现出由西部向北部以及中部扩散的特点;(2)雾霾污染程度整体上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3)我国高-高集聚雾霾污染地区、低-低集聚雾霾污染地区均呈现出从北部向南部、由西部到东部扩散的特点,雾霾污染逐渐向中部和东部地区扩散,并且雾霾污染严重的地区的经济水平也较高。然后,构建引力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环境规制视角下省域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2008年以来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形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广东、河南、山东、江苏以及河北五个省份具有较强的接收性,这些省份均受到了来自其他省较强的雾霾污染影响;湖北、江苏、广东、四川以及河北在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扮演着“桥梁”和“中介”的角色;山东和江苏在与其他省份在雾霾污染方面联系性较大,具有很强的间接影响力;(3)选取的30个省份被划分为四个板块,其中第四板块地理位置偏远,内部省份供给能力较强,自身雾霾污染较小,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对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在雾霾污染方面对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表明省份间雾霾污染存在着较强的“联动性”;(4)地理位置、尾气排放、粉尘排放、人口数量、环境规制所构成的差值网络对省际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有正向驱动作用,能源结构所构成的差异网络对省际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有负向驱动作用,能源消耗的差异没有增加省际雾霾污染之间的联动性。最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省域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效应。结果表明:(1)网络密度的减少、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以及省际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均能明显降低各省雾霾污染强度差异,减弱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是各省份之间雾霾污染强度下降的重要因素;(2)在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中各省份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强度。该论文有图17幅,表8个,参考文献8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