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但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差距在整体上仍没有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学术界广为诟病的是,长期以来政府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与卫生服务等方面严重偏向城市。因此,城乡公共服务的统筹发展也就成了学术界重要的主张之一。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于农村公共投资的讨论主要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进行的,较少关注农村公共投资对于城乡差距变化的影响。农村公共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怎样的作用,这类问题应该在农村公共投资研究领域得到重视。 本文在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和阐述,利用近年来全新的数据对当前农村公共投资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农村公共投资总量仍然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对当前农村公共投资效益的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投资对农业产值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村公共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总投入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缓解程度不明显,但对农村科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的投入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此外,本文在借鉴国外农村公共投资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公共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投资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基本的逻辑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回顾了公共产品(服务)与城乡二元结构等相关理论,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文献综述,思考已有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为本文提出研究思路与假说奠定基础。 第三章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数据,通过统计性描述,运用相关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第四章在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现状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公共投资与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对农村生产、农业基础建设、农村救济等的大力财政支持,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又可以发现农业科技的投入效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投资城乡差异的现状,并总结了相关的制度原因:公共产品的二元供给体制、农村资金的本能外流、政府权责不清与基层政府难以承担公共投资、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第六章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演进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公共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公共投资的增加是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农村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的增加都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短期内并没有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第七章重点讨论了农村公共投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 第八章总结全文,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农村公共投资总量明显低于城市:农业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我国财政总收支的增长速度。在基础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 二是农村公共投资总体上是有着比较积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改善农村的公共投资对于农业产值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农村公共投资细分项目作用效果不平衡: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短期效果没有体现。 本文只是研究农村公共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数据和时间的制约决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不尽全面,对未来的研究而言,农村公共投资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对农民全面的总福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