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立意的基础,是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元人杂剧的原貌。在此过程中,主要援用脉望馆、《元曲选》两个明人元杂剧版本与之比较,以元杂剧文本构成为基本研究单位,根据元、明版本各组成部分在表现形式、表达内容、以及由此达到的文学或艺术效果之异同,进一步确立元刊本中展示的元人杂剧特征。同时,通过比较,也可以窥见元杂剧文本从元代到明代的演化,并进一步证明明本的元杂剧不能完全作为元杂剧研究的确实依据。绪论概要介绍现在学界对元刊本杂剧的研究情况,总结其贡献与尚未申发之处,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之学术背景,意图填补在元刊本杂剧研究、乃至整个元杂剧研究领域的不足。概述主要描述元刊杂剧文本的版本情况,作品创作者及其时代,作品分类,作品在明代选集、总集中的留存情况,为论文的论述提供文本依据和进一步阐释的理据。第一章对元刊本“总题”、“题目”、“正名”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形式,以及涵盖的内容详加分析,并与明本的情形相比较,力图还原它们当时在剧场表现、或在文本呈现方面的意义。这些意义可能伴随明本的修改而消失或转变。第二章探讨元刊本杂剧脚色的类型与所扮演人物的对应关系。一方面是元刊本文本自身展示的脚色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与明本对比,观察脚色类型在明本中的变化,以及明本中脚色与人物关系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脚色扮演体制在元代可能存在的真实情状。从第三章开始,论文步入对元刊本主体文本的研究。此章主要就元刊本记录甚简而在明本中却大篇幅出现的宾白进行讨论。先对元刊本宾白提示语,宾白在文本中所处位置,宾白于剧曲之功能进行探讨。再通过与明本的比较,试图证明宾白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在元刊本中都已成形并成熟,明本的改编是对这些方面的巩固,而明本此部分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脚宾白在文本中为非主唱者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但是,明本有浓重的后人添加痕迹,这也就成为明本中的某些内容不能作为元杂剧研究依据的明证。考虑到曲词部分才是元人杂剧的重点与灵魂,因此,本论文用两章篇幅专门讨论元刊本的曲词。第四章着重探讨元刊本唱词的形式,从曲词所应遵循的宫调,曲套内部的曲牌运用及排列规则,以及曲牌对唱词在文字排列、音韵方面的规定性着手,在归纳元刊本自身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与明本相应方面的对比,还原曲套制订及表演在元代的具体情形,以及它们在明代的变化。在充分了解元刊本曲套的形制后,第五章将就元刊本曲词所表现的内容做出具体分析,为了行文的方便,根据曲词内容与功能,基本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情境营造、观念表达、人物塑造和情节构画。从这四个功能表征切入,探讨元刊本是如何通过曲词来实现这些功能的。同时,通过与明本的对比,观察它们在明本中表达的变化,以及最终导致的对整个文本文意、旨趣的改变。而这些分析在展示元刊本曲词的功能、特点,逐渐勾画出元人杂剧原貌的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元杂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结语中,除了基于以上分析,综合归纳元刊本杂剧在文献、文学样式、文学性等方面的特征外,还对元刊本杂剧在文学流变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与意义作出一定思考。希望本文能对现在已有的元杂剧研究有所补益,并为重新审视元人杂剧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