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抛落式救生艇推进系统落水冲击响应可靠性计算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作为海洋船舶和近海设施中的紧急救生设备,已在货船、游船、钻井平台等海上设施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目前,国内外对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已有了相当可观的突破,但对于救生艇入水冲击载荷对其推进系统的影响却少有研究。然而,救生艇自高处抛落,强大的冲击载荷通过艇体传递到救生艇的动力系统,加之救生艇结构的入水冲击形变,可能会导致推进系统的不可逆冲击变形、主结构部件损伤以及主轴承润滑性能恶化等后果。动力系统作为实现救生艇能量传递的核心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无疑是生产设计中关注的重心之一,一旦推进系统出现问题,将对救生艇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以上问题一直没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至今仍少有资料对自由抛落式救生艇推进系统入水冲击过程的可靠性做出具体分析。所以,研究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入水冲击过程对推进系统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以某380J救生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自由抛落后冲击载荷对其动力装置的冲击响应,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首先,通过查阅和了解相关文献,根据救生艇入水过程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确定救生艇入水冲击过程的分析方法和求解过程。通过一系列相关计算公式,描述入水冲击过程中水面与救生艇结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并论述了能量在救生艇结构中的传递过程。  其次,利用MSC.Dytran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救生艇的入水冲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其入水冲击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应力、速度等参数的时程变化规律。同时在得到救生艇艇体变形情况下,提取其推进系统主轴承所在位置处的冲击力大小及位移量等边界条件数据。  最后,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方法,分别建立曲轴各部件的体单元,并提取其缩减有限元模型子结构,通过非线性连接单元进行连接,建立救生艇曲轴完整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将上述提取的冲击边界条件作为外载施加到多体动力学模型中,并与正常工况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对曲轴的扭转位移、主轴承力、轴心轨迹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曲轴的应力计算需要,建立了曲轴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应力恢复,得到了曲轴的瞬态应力计算结果,并对曲轴的安全威胁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The null space of the 6-DOF gain decoupling matrix of actuators and a modified velocity feedback controller are adopted to suppress the vibration of the wafer s
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外围设备也极大地丰富起来。因此各种设备与嵌入式终端系统的互联互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智能化的协议转换器不仅简化了各种智能系统的设计流程,更使得系
随着水声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从换能器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换能器的频带越宽所能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大,因此要求水声换能器向宽频带方向发展。本文研制了一种宽带稀土Janus换能器,以期通过换能器在结构上和有源材料上的优势,实现换能器的小尺寸化,达到宽带、大功率双端发射的工作性能。首先,根据纵向振动换能器的经典解析法及相关声学理论,并借助Tonpilz换能器机电等效图的相关结论,推导了稀土超磁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tformin on the growth of human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cell HTh74Rdox which is doxorubicin resistant.Methods The HTh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安全是水上交通运输的永恒主题。在我国滚装客船运输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影响。如何提高滚装客
液晶光学相阵列的光束偏转特性是评价其光学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光束偏转角是直接评价这一特性的物理参数。由于该光束偏转角一般比较小,大概在2~3°,要求实现高的分辨力和
在我国,热量表检定装置的发展状况与热量表产品发展相比相对缓慢,国内的热量表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的实用性和自动化水平都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定成本高,二
随着全球新兴国家散货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量会非常巨大。因而需要大量的散货船投入使用,但大型散货船在最近十年建造数量极
A multi-residual module stacked hourglass network( MRSH)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human body pose estimation. The network uses multiple hourglass sub-networks and thre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