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提出了“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资料的能力”的命题,但近代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转变实际情况却呈现出“经济发展、人口下降”的普遍现象,这是对马尔萨斯命题的一种否定。基于这一历史事实,人口学界相继形成了成本——效用理论、数量质量替代理论及人口转变等理论,这些理论,一方面合理地解释了上述“马尔萨斯悖论”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形成了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人类生育水平高低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普遍认识。其中,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对劳动力有较大的需求,因而在生育行为上更多地表现出追求多育倾向的观点已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在中国,基于事实的判断,形成的普遍观点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中国家庭在生育行为上不仅追求高生育水平,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男性性别偏好特征,即追求“多生、生男”。然而,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生育行为也存在不同的表现。
长期以来,中国西双版纳傣族农村社会的经济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耕经济,稻田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人们的生活是远离工业化的传统农业生活,但他们在生育行为上却没有追求高生育水平的动机,也没有男性性别偏好的特征。
傣族农村是一个浸染于宗教文化氛围中的社会,受着南传上座部佛教人生哲学思想的引导,他们将“众生平等”、“随缘而安”、“自律不贪”等佛教价值观念融入到共同体价值体系的建构之中,形成了“互敬”、“给予”、“自律”、“淡泊”的人生价值观。又由于生存环境的得天独厚,家庭只须投入不多的劳动就可获得丰裕的生活资料,按照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标准来衡量,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在这种深厚的宗教文化、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延续的土地公有制度的支撑下,傣族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助、扶老敬老的淳朴民风,男女平等、儿多母苦的生育观念,在生育行为上表现出不刻意追求多生和无男性性别偏好的特征。
本文在全面分析传统农业社会中傣族传统低生育行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以人类学文化相对论和心理学需求层次论作为解释工具,构建出傣族传统生育行为的解释框架,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对人类生育行为的多样性作出了进一步的思考。本研究表明:(1)生育行为是人类基于其生存环境作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即在农业社会中也能形成低生育水平的生育模式;(2)家庭生育观念的形成与生育行为的实现取决于社会价值观的主导,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社会中,生育行为更多地受到文化价值取向的规约,即文化是影响其生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本研究,为我们认识文化多样性世界中的人类生育行为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