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建设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稳定的多元性城镇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传统城镇化模式的推广,能源结构对城镇发展的负效应越来越显著,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了城镇发展的质量与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我国对城镇化建设的改革必须抓住能源结构与城镇发展、城镇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处理好城镇建设、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关系,建设可持续性的新型城镇。文章以城镇化发展阶段和能源消费结构等理论为依托,结合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建设现状,从分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能耗问题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城镇建设对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力以及经济发展通过能源消费对城镇建设的间接影响。 文章重点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城镇发展特征,意在制定一个地区性分析视角。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建立不同时期的省份城镇水平分布图,定性分析各个省市能耗特征、经济水平的差异性,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即城镇化发展水平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特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增长率出现平稳甚至下降趋势的地区以及第三产业占比越大的地区,城镇发展质量越高,而能耗增长率增长越快的地区,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面临的问题就越多。根据这一特征,文章对我国大部分省份近二十年的数据建立了面板模型,结合城镇各方面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大部分地区城镇建设阶段,粗放型能源消耗模式对城镇发展存在外部不经济,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对城镇建设产生负效应。 面对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平稳发展、降低碳排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模式。低碳发展理念主张推广清洁能源,以电能代替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文章以低碳发展模式中电能消耗为研究的出发点,建立面板模型,分析了在长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省电能消费与人口城镇化建设增长的相关性。并以河北省的城镇化发展为例,从电能生产和电能消费两个方面为出发点,对城镇化发展和电能消费做实证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过程中得到电能消费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误差修正机制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未来低碳城镇的发展水平与电能结构改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所以文章提出推广城镇低碳发展模式可以更好改善能源消费和环境问题,电能的有效推广是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镇的有效途径。同时文章也指出,低碳城镇现阶段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环境问题的转移进行的,以电代煤的能源结构推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把重点放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推广实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