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c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境资本流动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跨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具有理论和政策意义。现有文献研究跨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大都是基于“推动-拉动因素”框架进行分析。其中“拉动因素”指资本流入国的国内因素,如经济增速、开放程度、制度质量等;“推动因素”也即全球因素,主要包括全球风险偏好、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增速、国际油价等。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家间金融状况的联动性不断上升,造成不同国家的金融变量,如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信贷以及金融机构杠杆率等存在全球同步变动的现象,即存在一个“全球金融周期”。这些金融变量存在跨境共振,是因为他们背后受到共同的全球性“推动因素”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球金融周期可以看做是一组“推动因素”的合集,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全球风险偏好的变动等。鉴于跨境资本流动在传导全球金融周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一国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关注全球金融周期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关系。根据已有文献的发现,在压力时期资本流动主要受全球因素的驱动。因此,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背景下,研究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此外,如果一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过大,那么该国就很可能频繁地经历与国内基本面无关的资本流入激增和突然中断。全球金融周期除了会放大一国资本流动波动外,也可能会放大一国金融周期的波动幅度,从而造成金融的不稳定,尤其是当资本接收国国内的金融周期与全球金融周期形成共振,可能会导致资本接收国发生金融危机。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当资本接收国本国的金融状况过度宽松时,此时叠加宽松的全球金融状况,就会形成一种“涡轮增压效应”,从而导致过多的资本涌入和本币大幅升值,进而导致资本接收国的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一旦全球金融状况出现逆转,金融失衡风险将会暴露,资产泡沫破裂和金融部门去杠杆导致国内金融状况的恶化,严重时就会触发金融危机。跨境资本流动存在全球同步变动现象这一特征事实说明跨境资本流动受到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已不可避免。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解释为何不同国家的跨境资本流动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问题,以期为降低全球金融周期对一国的影响提供政策建议。目前,中国与全球的金融状况联动性较高,随着与国际资本市场融合度以及外国投资者参与度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对于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也会进一步增强,这会给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显著的冲击。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从各个层面加强资本流动审慎监管,防范和化解外部输入性风险提供国际层面的经验证据。关于为什么跨境资本流动对于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存在异质性这一问题,现有文献主要是从资本接收国的经济基本面和结构性因素等宏观层面来进行解释,较少的文献从微观层面来进行解释,从政策层面来解释这一问题的文献也是凤毛麟角。本文全面细致地从宏观、微观和政策三个层面来解释这一问题,从而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解释各国的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使用包含45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包括22个发达经济体和2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研究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总流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资本流入类型(FDI流入、证券投资组合流入、跨境银行信贷流入)、不同国家(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不同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间是否存在差异。然后重点考察了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对外负债、货币错配程度、宏观杠杆率水平以及制度质量等宏观经济基本面和经济结构性因素能否缓冲或放大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总流入的冲击。结果发现:(1)从全样本来看,证券组合流入和跨境银行信贷流入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全球金融周期对FDI流入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动的冲击最大,但中间汇率制度在统计上和浮动汇率制度无明显差异;(3)开放程度越高、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以及脆弱性程度越高(对外负债越多、货币错配程度越高、宏观杠杆率水平越高),越容易受全球金融周期冲击;(4)2008年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组合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在上升,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大规模量化宽松通过直接影响长期利率使得中心国家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更为明显,且相比于其它形式的资本流入,证券投资流入对中心国家货币政策最敏感;(5)从分样本来看,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的影响更大,新兴市场的所有资本流入类型都受全球金融周期影响,而发达国家的结果和全样本一致,即只有证券组合流入和跨境银行信贷流入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发现: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的影响更大,以及证券投资组合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在上升。下文将研究范围进一步聚焦到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证券投资组合流入的异质性影响。接着,本文采用新兴市场投资组合基金研究数据库(EPFR)从微观层面解释各国的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新兴市场的跨境股票基金资本流入相对全球金融周期呈顺周期性,并且在不同的基金类型之间存在异质性。相对于普通的共同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顺周期性更强,其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是共同基金的1.7-1.8倍。其背后的原因在于,ETF的投资者中有着更高比例的短期投资者和基准指数驱动型投资者,而这两类投资者对全球金融周期高度敏感。此外,本文还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例,讨论了基准指数驱动型基金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发现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会使基金的资本流动对全球金融周期变得更加敏感。接着通过将微观个体的基金数据加总到国家层面,计算了各国ETF投资者的风险暴露程度和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投资者风险暴露程度,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对一国资本流入的影响会随着以上两类投资者风险暴露的上升而进一步加强,从而从微观投资者结构这个角度解释了各国的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采用EPFR数据库从政策层面解释各国的跨境债券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也为新兴市场如何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提供直接的政策建议。结果发现:(1)当全球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时,采用外汇干预抑制汇率贬值可以减少资本外流,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2)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外汇干预时会进行冲销,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总体而言,冲销式干预在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如果在资本涌入时进行冲销,会抑制利率下降,因而会吸引资本的进一步流入,从而使得冲销式干预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的效果大打折扣;(3)货币政策的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资本涌入时提高利率会导致更高的国内收益,促进资本的进一步流入,从而进一步增加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而当全球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时,提高利率会增加资本流出的机会成本,因此可以缓解资本外流,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4)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财政政策有助于抵御全球金融周期,而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财政政策的作用则不显著;(5)对债券类证券投资流入施加资本管制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不过放宽或者取消对资本流出的管制,会在资本涌入时期进一步增加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这可能是因为放宽或取消对资本外流的限制被视为金融自由化的积极信号,会增加境外投资者的信心,因而会促进资本的进一步流入;(6)全球金融安全网可以在资本流入骤停时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从全球金融安全网的细分项来看,外汇储备和SDR份额等国际储备的缓冲作用比较明显;(7)基于借款人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抵御全球金融周期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基于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资本涌入和资本流入骤停时期比较有效,背后的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在平常时期有比较多的规避宏观审慎监管的措施,包括通过跨境银行贷款和其他形式的外部融资来获得资金。而当一国处于极端资本流动时期,往往容易采取资本管制措施,因此,金融机构获取境外融资会变得比较困难,这使得基于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变得有效。为切实有效地抵御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防范外部风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应对。国内宏观层面,加强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夯实宏观经济基本面,增强经济和市场的韧性,控制杠杆率和资产泡沫。与此同时,培育和发展本国的机构投资者,减少外债,限制货币错配,减轻脆弱性的累积,从而为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提供更多的政策空间。另外,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会通过“汇率的金融渠道”放大外部冲击。因此,增强汇率弹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防止汇率的大幅波动,尤其当全球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时,采用外汇干预抑制汇率贬值可以减少资本外流,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国内微观层面,新兴经济体需要建立和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的微观审慎监测和预警机制。随着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基准指数纳入,基准指数驱动型基金在流入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大。由于ETF旨在被动跟踪特定基准指数,也会有大量的跨境ETF受国际基准指数的驱动流入新兴市场。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重视基准指数驱动型投资者和ETF投资者占比过高可能造成的金融风险。此外,提供跨境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的集中度过高会放大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金融不稳定因素,政策当局也需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国内政策层面。第一,提高外汇储备充足率,积累外汇储备一方面可以允许央行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外汇干预,弱化汇率和资本流动之间相互强化的反馈机制,从而削弱全球金融周期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积累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具有准宏观审慎特征,可以通过信号渠道稳定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从而防范汇率的大幅波动。第二,财政政策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有效,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无显著影响。因此,新兴经济体应当控制政府的债务水平,从而提高财政政策在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时的有效性。第三,在全球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时期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缓解资本外流,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第四,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行逆周期的调节,若采用基于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工具则需要配合资本管制措施一起实施。国际层面,由于全球金融周期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因此,新兴经济体应该团结起来,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完善,努力减少美国等具有系统重要性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促进国际金融稳定。此外,在IMF拥有的份额以及SDR份额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组成部分,可以缓冲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因此,新兴经济体可以积极推动IMF份额和SDR份额的改革,使新兴经济体获得更多的分配比例。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财政和金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认定的“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后者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宏伟目标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财政与金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紧密联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讨论如何建立现代财税金融制度的过程中,财政与金融关系就是一个必须厘
学位
近年来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预示着我国经济在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形势下,步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当前,经济发展更注重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改变,增长动力也显现出多元化态势。在这一背景下,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有效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人力资本服务作为一项产业。考虑到我国正全力推动经济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高科技驱动转变,人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
学位
适当的制度是使一个国家走向富有的基本前提。现实地看,作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以将资本从拥有剩余资金的家庭或企业转移到缺少资金但可进行高效投资的个人或企业为目的的金融体系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或“大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协调功能。因此,拥有一个运转顺畅的金融体系,将资本导向其最能发挥效用的领域应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走向富裕的关键一环。在金融影响经济的众多理论分析中,最为关注一点应该是金融(发
学位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法规、政策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将促进能源转型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有力推动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在当前中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以
学位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改革和市场自由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不平等和性别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制定并推行促进女性就业和性别工资平等的保护政策,劳动力供需不由市场机制调配,收入分配在性别之间较为均等。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在用人和生产决策方面逐渐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出现显著下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将环境治理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局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2020年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中央进一步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为了满足居民和家庭多元化的需求从而提升幸福水平,需要金融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支持。个体的人生幸福包含多方面的涵义,其中一个重要部分为金融福祉。相关研究表明有益的金融行为能够提升金融福祉,因此家庭金融行为优化构成了提高个体金融福祉的重要内容。通过金融支持促进家庭良性金融行为决策、有效提高家庭金融福祉是促进金融发展,更是实现整体社会福利的重要政策落脚点。关于
学位
卫生服务作为社会基础保障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福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福利经济学和平均主义等相关理论,卫生制度应追求公平的目标,并为提高人们的健康而服务。卫生公平理论一般包括卫生筹资、使用和健康公平,筹资是卫生服务的前提,健康是卫生服务的目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体制改革来实现卫生公平的目标,其中保险制度就是其中重要一部分。保险制度为分担个人风险而设立共同责任制,它将通过大数定律保障
学位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衔枚疾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表示“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此后,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就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及业务限制进行详细阐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0年中国国际金融论坛表明,证监会将全力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期促进国内外双循环体系的建设。当前我国资本金融账户开放的重点领域在资本和货币市场工具,这其中开放程度最高的是股票市
学位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破坏对生态、人类健康,并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经济运行方式以及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全球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各地的气候形态,影响诸如各地的农业生产,每个地区的居民生活形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一方面,金融政策应当在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发挥主动引导角色。另一方面,经济与金融稳定要求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气候与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进展的梳理,整理出三大有待深入解答的基础性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