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婚姻礼俗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d1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自身的繁衍和延续是社会的必然需求,而保证人类繁衍的男女两性关系则是人类本身的生理需求。所以,对于婚姻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学者所关注的“永恒”话题。 本文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入手,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学、民俗学、文献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东周这一特定时期的婚姻礼俗问题进行纵向历史的和横向剖面的分析、探讨,力求能够揭示出东周婚姻礼俗中某些婚姻现象的的历史真相和社会本质。 鉴于上述考虑,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史料,对东周时期婚姻礼俗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这包括:一方面是对前人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的肯定和继续论证;另一方面是对前人有关问题所下结论的质疑。在对旧说加以批驳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论述: 第一、绪论部分。 第二、周代同姓不婚之制并非是周人对原始族外婚的简单承继,它的主要功能已发生了变化,婚姻为政治服务的社会功能非常显著。东周时期出现的大量同姓而婚现象也正是出于各自政治利益的需要的反映,反证了周人同姓不婚的主要功能在于社会的整合而不在于优生。 第三、“烝”、“报”婚姻现象在当时并非是一种公认的家族制度,也不具有其社会合法性。它只是存在于上层贵族内部的特殊婚姻个案而已,并非当时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婚姻习俗,在当时的社会伦理规范中也不为时人所认可。 第四、东周时期,婚姻离合的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男子手中,但女子也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妇女被弃虽有种种理由,但后世儒家所谓的“七出”、“三不去”条尚未形成礼制上之规定,也未被社会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在当时的社会中,妇女再嫁如离婚一样的普遍,贞节观念尚未成为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在内容,礼制上也并不反对妇女的再嫁。所以,在儒家经典中虽有提倡妇女“恒其德”的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并不反对妇女的再嫁行为,这也正是儒家理想主义与务实精神的双重体现。 第五、周代礼制所规定的男三十、女二十的婚龄是男女婚嫁年龄的最高极限,当时尚未有晚婚晚育的思想和认识。东周时期,男子的婚龄一般在二十岁左 右,女子婚龄一般在十五岁左右;受社会传统家族观念以及社会、政治、 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周时期的早婚现象较为普遍。 第六、《周礼·媒氏》有“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条,前人 多以此为原始群婚之遗俗。实际上,“奔”在此并非“淫奔”、“私奔”之义, 而是指“六礼不备”,它是当时的统治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促成婚姻、及时婚 嫁以增殖国家人口而采取的一项特殊的婚姻政策,是当时国家所推行的“仁 政”政策的体现。 第七、结语部分。
其他文献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广泛传播,合作学习成为西方最受欢迎的教学策略之一。它以合作小组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关知识的互学共享机制,改变了班级教学
随着市场对于个性化、应用型信息服务需求的增加,电信的传统的“网络运营商——用户”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向“基础网络运营商——增值业务供应商——用户”的新型产业价值链转变
玻壳作为显示器的前期产品,气泡、划痕及形状尺寸的变化等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玻壳生产过程中缺陷检测自动化,本文研究了用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检测玻壳缺陷的方
目的了解不同饮用水的水质特点,对三种不同饮用水体内外抗氧化功能进行评价,为居民选择饮用水类型时提供参考。方法测定水质参数,包括pH值、总溶解性固体、氧化还原电位、电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以及物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物流业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并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它是一个由众多“子系统
可转换债券是同时具有股票性质和债券性质的金融工具,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债券持有人有权将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票;若债券持有人没有行使转股的权利,则公司需
避免船舶发生碰撞,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是任何从事船舶运输和驾驶的技术、管理人员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国际海事组织现行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就是专门为 “在公海和连接
秦山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系统是一个全自动智能化连续在线辐射监测系统,它配备了高灵敏度、宽量程的γ辐射探测仪和自动采样设备,该系统功能强,可靠性高。能及时发现辐射水平的异
论文从分析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出发,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实质与价值,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理论基础,结
问题解决是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提出的,此后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成了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并逐渐发展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其核心是通过解决有意义的